[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称粉冷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2776.4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6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天发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3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称粉冷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称粉冷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粉末冶金压制工序所用的成形压制设备通常采用压机,而随着压机领域的发展,压机已从原始的手工或半自动压机发展成现在的全自动压机。
参照专利号为:03231923.1的粉末冶金成形全自动冲床,其主要结构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上的电机,由电机驱动作上下冲压动作的冲击滑块,安装于冲击滑块下端部的上模冲,安装于冲击滑块下方的工作台,工作台设置有与上模冲相配合的钢模,与钢模模腔成密封配置且可在模腔内上下运动的下模冲,驱动下模冲进行脱模动作的凸轮顶推机构,安装于钢模下方的回复弹簧以及与工作台上的钢模模腔相配合的装粉下坯机构。
但是现有提供的全自动压机仍存在有不足的地方:上、下模冲对粉料进行冲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粉料泄漏现象,装粉下坯机构进行装粉和下坯动作时也容易出现粉料泄漏现象,在上、下模冲的长期冲压下钢模模腔、上模冲及工作台容易损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自动称粉冷压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称粉冷压机,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上的电机,由电机驱动作上下冲压动作的冲击滑块,安装于冲击滑块下方的工作台,工作台设置有与冲击滑块相配合的钢模,与钢模模腔成密封配置且可在模腔内上下运动的下模冲,驱动下模冲进行脱模动作的凸轮顶推机构,安装于钢模下方的回复弹簧,其特征在于:冲击滑块下端部设有平整的冲压面,工作台通过弹性回复机构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上,工作台上安装有可随工作台作升降动作的装粉下坯机构。
最好的,所述装粉下坯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座体、设置在座体上的导轨、可沿导轨作左右滑动的滑块、安装在滑块上的安装座及与安装座相固定的送粉块。
最好的,所述滑块由一端与冲击滑块连接的曲形杆驱动。
最好的,所述安装座通过后端的普通螺栓及前端的带弹簧的螺栓安装在滑块上。
最好的,所述送粉块设置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通过管道与料斗相连通。
最好的,所述弹性回复机构由4~6根带弹簧的立柱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机其每次冲压过程为:当冲击滑块处于最高点时,装粉下坯机构的送粉块处于最右端且对钢模模腔进行了加料,冲击滑块在下冲过程中,装粉下坯机构的送粉块由曲形杆驱动向左滑动,冲击滑块对工作台进行下压动作且冲压面与模腔形成封闭空间,工作台随冲击滑块下降,下模冲相对钢模上升对模腔内的粉料进行冲压,压坯成形,在冲击滑块上升的过程中,工作台在弹性回复机构的作用下上升,凸轮顶推机构的驱动杆驱动下模冲将压坯向上顶出模腔,同时装粉下坯机构的送粉块向右滑动将成形的压坯向外推,当凸轮顶推机构的驱动杆复位后,下模冲在钢模下方的回复弹簧的作用下下降腾出模腔空间,而处于模腔上方的送料块正好进行加料动作,如此反复循环。
整个压制过程中,工作台下方的弹性回复机构减小了冲击滑块对工作台的冲击;在工作台下降的过程中由下模冲完成对粉料的冲压,克服了现有压机采用上、下模冲对粉料进行冲压时上模冲容易损坏、粉料容易泄漏等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全自动压机,包括机架1,固定于机架1上的电机2,由电机2驱动作上下冲压动作的冲击滑块3,安装于冲击滑块3下方的工作台4,工作台4设置有与冲击滑块3相配合的钢模401,与钢模401的模腔成密封配置且可在模腔内上下运动的下模冲402,驱动下模冲402进行脱模动作的凸轮顶推机构(图中未体现完整结构),安装于钢模401下方的回复弹簧403,以上为公知的全自动压机的主要结构,在这里不做一一赘述,下面参照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做详细说明:
冲击滑块3下端部设有平整的冲压面,工作台4通过弹性回复机构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1上,工作台4上安装有可随工作台4作升降动作的装粉下坯机构。
装粉下坯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工作台4上的座体6、设置在座体6上的导轨601、可沿导轨601作左右滑动的滑块602、通过螺栓安装在滑块602上的安装座603及与安装座603相固定的送粉块604。
滑块602由一端与冲击滑块3连接的曲形杆5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天发,未经李天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7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