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山采石机仿形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2725.1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94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天华 |
主分类号: | E21C47/10 | 分类号: | E21C47/10;B28B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1144福建省莆田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 采石 机仿形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料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山采石机仿形套件,利用其可直接在矿山石矿上开采出具有一仿形石料粗坯。
背景技术:
矿山采石机的发明,改变了传统用火烧方式开采石头的历史。采石机可直接在矿山上切割出方料或者板材,节约资源减少废料,既有经济效益又具社会效益。采石机均安放在铁轨上直接在矿山切割出石料,其结构一般包括有两立柱、承载采石机的机架定位在两立柱轨道上,组设于立柱上的升降机构驱动机架升降运行。采石机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完成自上而下,由浅入深的切割工作。为了解决每铺设一次轨道只能切割一道石缝的缺陷,制造业者在传统矿山采石机的基础上,又做进一步改良,再在主轨道上设有一具有副轨道的行走框架,升降锯机安装在副轨道上。升降锯机可在副轨道上行走,完成锯道的调整,而行走框架可带动锯机沿主轨道上行走,实现切割的目的。该采石机的代表作,如专利公报公告号为CN2793328,名为纵横移动采石机的专利。
目前此类矿山采石机普通应用于型材或者板材的生产,但无法加工仿形石材,这无疑又是一种缺陷。
现有仿形石雕基本还是人工凿出,虽然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各种电动工具,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依然很低,其方法包括:原料开采:预先要在矿山上开采大于工件的原料石;运输:将原料石输送至加工场,由于矿山地处偏僻山区,吊装和运输大型石料十分不便,受到地形路况、以及交通设施的限制;雕刻:需层层开凿至与设计要求相吻合的粗坯,再利用打磨工具进行磨光直至满足设计要求;负面效应:传统原料石的开采浪费资源、加工场雕凿产生大量碎石的清理,费时费工。如何利用成熟的矿山采石机开采仿形石料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安装在矿山采石机升降锯机和轨道上的仿形套件,使得采石机可在矿山上直接开采出仿形石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矿山采石机仿形套件,其特征是包括一仿形靠模和一高度传感杆,高度传感杆固定在升降锯机上,其一端悬在竖直设置的仿形靠模上方,传感杆能随升降锯机下行感应靠模上沿仿形曲线位置,以此作为升降锯机下降基准,该靠模竖直固定在升降锯机行走轨道上的外侧。以此,即可在矿山表面切割出与靠模曲线相同的石缝,尤其适合作为曲面拉伸体的切割,如:曲面石柱、石门框等。
所述的传感杆指的是一悬杆,在悬杆对应靠模上方设有一触发器,一旦触发器触及靠模边沿,立即切断升降锯机下行的电源指令。
所述的传感杆指的是一悬杆,在悬杆对应靠模上方位置设有一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跨设在靠模上方两侧,升降锯机下行时,发射器和接收器光路一旦被靠模挡住,立即切断升降锯机下行的电源指令。
本实用新型具有构思独特、套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特点,进一步提升传统矿山采石机的运用功能,尤其适用于大深度仿形石料粗坯的加工开采,直接在矿山完成仿形石料粗坯的开采,节约矿藏资源、减轻运输重量、无需人工雕凿工序,大大提高石材加工品的加工时间。特别适合拉伸型材的加工,满足诸如石柱、石梁、石门框的开采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矿山采石机仿形套件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2矿山采石机与仿形套件关系示意图
图3仿形石料示意图
其中
1—靠模 2—传感杆 21—定位耳
22—悬杆 23—发射器 24—接收器
3—行走框架 31—横梁 32—副轨道
4—轨道 5—升降锯机 51—锯片
6—仿形石料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矿山采石机仿形套件,包括一仿形靠模1和一高度传感杆2,高度传感杆2的一端设有能固定在升降锯机上的定位耳21,以便方便固定在升降锯机上,仿形靠模1可以采用三合板或者铁皮加工上,其上沿曲线与待加工件的曲线一致,而下部可固定在轨道上。
传感杆2可采用两种结构,图中传感杆具有红外传感功能,其指的是一悬杆22,在悬杆对应靠模上方位置设有一红外发射器23和红外接收器24,发射器23和接收器24跨设在靠模上方两侧,升降锯机下行时,带动固定在其上的传感杆2下行,发射器23和接收器24光路一旦被靠模1挡住,立即切断升降锯机下行的电源指令,也即锯机只能切割靠模以上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天华,未经林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