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式主辅灯丝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2685.0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77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葛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立东 |
主分类号: | H01J61/067 | 分类号: | H01J61/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式主辅 灯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低压荧光灯的新型背式主辅结构的灯丝。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荧光灯的日益普及发展,节能灯的技术发展根据市场需求,是朝着缩减灯管直径的方向行进的,以便于设计出各类不同造型的和适用于不同领域的节能灯。由于节能灯灯管直径缩小,不可避免的要求灯丝的构造必须非常紧凑。因此,灯丝的结构由原来的单丝双螺旋式向单丝三螺旋、缆索式的方向发展。
单丝三螺旋、缆索式主要是为了适应灯管管径的需要,在单丝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次绕制,达到紧凑型灯丝的目的。在节能荧光灯向紧凑型节能灯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上述的灯丝结构,其阴极质量不是十分理想,表现在电子在耐离子轰击方面。由于启动电压、电流在启动瞬间特别大,阴极在启动时要承受较大的离电子轰击。灯头两端容易发生早期黑头,导致灯的寿命不长、光衰大。特别是一些需要频繁开关的环境,如家庭卫生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上述生产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耐电离子轰击,电子粉实际利用率高,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的背式主辅结构的灯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背式主辅结构的灯丝,由主钨丝与两层辅钨丝组成,两层辅钨丝绕制方向相反,外层辅钨丝背在内层辅钨丝上。灯丝的结构分三次烧制而成。内层辅钨丝在主钨丝上作圆形、旦形或梨形螺旋状环绕,得到第一次单螺旋钨线圈。改变绕丝方向,把外层辅钨丝螺旋状环绕在第一次单螺旋钨线圈上,得到第二次背式主辅单螺旋钨线圈。该单螺旋钨线圈进行第三次螺旋状环绕得到背式主辅双螺旋钨线圈。经高温退火、定长切断、高温定形、溶解芯丝后制得背式主辅双螺旋灯丝。把背式主辅双螺旋钨线圈进行第四次螺旋状环绕并拉出丝脚后切断。经高温定形、溶解芯线后,制得背式主辅三螺旋灯丝。
所述的内层辅钨丝和外层辅钨丝,第一次绕制内层辅钨丝的方向与第二次绕制外层辅钨丝的方向相反,外层辅钨丝背在内层辅钨丝上。第一次绕制内层辅钨丝与第二次绕制外层辅钨丝直径可以为任意设计参数允许值。第一次绕制内层辅钨丝之间螺距与第二次绕制外层辅钨丝之间螺距可以为任意设计参数允许值。
所述的高温退火、定长切断、高温定形、溶解芯丝均属于本技术领域内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主钨丝与辅钨丝的合理结构和加工工序的改进,由于钨丝表面积大,含钨酸钡中间层多,电子粉实际使用率变得更高,阴极热点降低了,更加耐电离子轰击,使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得以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形螺旋状单螺旋钨线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旦形螺旋状单螺旋钨线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梨形螺旋状单螺旋钨线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式主辅单螺旋钨线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式主辅双螺旋钨线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式主辅双螺旋灯丝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背式主辅三螺旋灯丝的示意图。
图中,1、主钨丝,2、芯线,3、内层辅钨丝,4、单螺旋钨线圈,5、外层辅钨丝,6、背式主辅单螺旋钨线圈,7、粗芯线,8、背式主辅双螺旋钨线圈,9、丝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背式主辅结构的灯丝,由主钨丝(1)与两层辅钨丝组成,两层辅钨丝绕制方向相反,外层辅钨丝(5)背在内层辅钨丝(3)上。灯丝的结构分三次烧制而成。内层辅钨丝(3)在主钨丝(1)上作圆形、旦形或梨形螺旋状环绕,得到第一次单螺旋钨线圈(4)。改变绕丝方向,把外层辅钨丝(5)螺旋状环绕在第一次单螺旋钨线圈(4)上,得到第二次背式主辅单螺旋钨线圈(6)。该单螺旋钨线圈(4)进行第三次螺旋状环绕得到背式主辅双螺旋钨线圈(8)。把背式主辅双螺旋钨线圈(8)进行第四次螺旋状环绕并拉出丝脚(9)后切断后,制得背式主辅三螺旋灯丝。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1、2、3所示,第一次绕制内层辅钨丝(3),内层辅钨丝(3)有3种绕制单螺旋钨线圈(4)外形的方式,分别为圆形螺旋状、旦形螺旋状、梨形螺旋状;
1、圆形螺旋状;内层辅钨丝(3)在主钨丝(1)上螺旋状环绕,环绕轨迹为圆形螺旋状,得到单螺旋钨线圈(4)。
2、旦形螺旋状;内层辅钨丝(3)在主钨丝(1)和芯线(2)上进行螺旋状环绕,主钨丝(1)和芯线(2)直径相同,环绕轨迹呈旦形螺旋状,得到单螺旋钨线圈(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立东,未经葛立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