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立式辊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2264.8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79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范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荣明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35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立式 辊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磨粉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立式辊磨机。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9923377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辊磨机,由主轴、花盘、磨辊和机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机体由上机体、中机体和底座相互连接成整体;主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上机体上,设于中机体内的花盘固定在主轴上,其上设撒料盘,花盘上开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孔,空内设铰轴,摇臂一端通过铰轴与花盘相连,另一端与位于底座的磨辊相连。该实用新型虽然具有磨粉力可调、能耗低、磨粉效果好、工艺及物料的实用性强、噪音小、运行可靠、拆卸维修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密封性差,使得摇臂内的轴承磨损大,使用寿命短,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辊磨机,该立式辊磨机密封性能好,从而使其内部部件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新型立式辊磨机,包括具有进、出料口的壳体和设于壳体中部的中心转体机构,所述中心转体机构下部旁侧连接有至少两个的摇臂,连接于摇臂下端的磨辊与壳体下侧的工作内壁形成物料辊磨工作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转体机构上侧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经旋转油阀与中心转体机构的输油通道相连通,所述输油通道出口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经摇臂上端盖与摇臂内部油腔相连通,以实现对摇臂内部油腔供油。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是改变了摇臂原有的润滑和密封方式,从摇臂上端引入稀油,以对摇臂进行润滑且在摇臂与外界之间产生油压差,此外,在下轴承与外界之间增设两道密封圈,从而使外界粉尘不易进入摇臂内部,轴承不易损坏,以达到延长轴承以及整个机构使用寿命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摇臂的构造示意图。
在图1中,19.电机,20.电机带轮,21.皮带,22.主皮带轮,23.撒料盘,24.回料斗,25.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立式辊磨机,包括具有进料口1和出料口2的壳体3和设于壳体3中部的中心转体机构4,所述中心转体机构4下部旁侧连接有至少两个的摇臂5,连接于摇臂5下端的磨辊6与壳体3下侧的工作内壁7形成物料辊磨工作间隙,所述中心转体机构4上侧设有进油管8,所述进油管8经旋转油阀9与中心转体机构4的输油通道10相连通,所述输油通道10出口连接有出油管11,所述出油管11经摇臂上端盖12与摇臂5内部油腔相连通,以实现对摇臂5内部油腔供油。
上述摇臂5包括与磨辊6同轴转动的转轴13,所述转轴13上、下侧端分别经上、下轴承14和15与摇臂外套16转动连接,所述下轴承15与摇臂下端盖17之间设有增强油封圈,在本实施例中,在下轴承14与摇臂下端盖17之间设有两道的油封圈18,以增强油封效果。
上述上、下轴承14和15为圆柱滚子轴承,以减小转轴的横向跳动,从而增长油封寿命。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荣明,未经范荣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2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