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泳池扶梯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2028.6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0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乡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4/14 | 分类号: | E04H4/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泳池 扶梯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应用于游泳池的扶梯,特别是指一种泳池扶梯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游泳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和健身运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健身意识日益增强,通过游泳强身健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游泳场所及各种游泳池应运而生,而泳池扶梯是游泳池中必备的设施。
此处是以架设在泳池上的“人”字形扶梯进行说明,该扶梯的一侧踏杆是伸置在泳池外,另一侧踏杆伸置在泳池中,因为“人”字扶梯,两踏杆会形成夹角,则两踏杆为倾斜状,故两踏杆无法紧贴池壁而设置,势必与竖直的池壁形成有一上窄下宽的间隙,特别是置入泳池中的踏杆与池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在泳池中嬉戏的儿童,因顽皮个性使然,喜爱从此狭小的间隙中游泳穿过,不慎会被夹卡于此间隙中,若头部置于水面下很容易出现溺水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儿童夹制于扶梯与泳池之间的泳池扶梯安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包装及方便安装的泳池扶梯安全防护装置。
为实用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泳池扶梯安全防护装置,该扶梯为两侧具有倾斜设置的踏杆,两踏杆分别跨置于泳池内外侧,其中在位于泳池内部的踏杆下方设有一挡板,该挡板恰补充踏杆与泳池内壁之间的间隙。
所述挡板包括一竖直的板体及位于该板体底部两侧的连接支脚,该连接支脚与踏杆连接在一起。
所述板体是由支撑框支撑网面形成。
所述挡板活动的连接于踏杆及泳池的池壁上,挡板中的连接支脚可折叠的与板体枢接在一起。
所述踏杆是由两个平行设置的竖杆及两竖杆之间间隔设置的复数个踏板构成,两竖杆的下部向外侧延伸为外“八”字端脚,在两端脚上分别套置有配合模块,在配合模块靠泳池壁的一侧设有一纵向开口槽。
所述挡板连接支脚上设有配合凸块以嵌置于上述的开口槽中。
所述板体是由竖管、横管及斜管三个管件围成一直角的三角形支撑框,支撑框支撑网面形成板体;连接支脚是由一斜杆及一横杆构成,斜杆一端枢接在支撑框的竖管与横管连接的模块上,另一端与横杆一端通过模块连接在一起,该模块上设有配合凸块,横杆的另一端枢接在支撑框的横管与斜管连接的模块上。
所述支撑框竖管的上部活动设有定位块,该定位块的下部内侧凸伸有挡墙,另在定位块横向设有一滑块,滑块与挡墙之间实现可调节以形成变动的卡槽,此卡槽恰卡制于泳池的池壁上。
所述支撑框斜管上对应上述踏板的个数设有复数个凸板,此凸板进一步补充该挡板与踏杆之间的间隙。
所述板体可由至少两块拼接而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扶梯置于泳池中的踏杆的下部设有一补充踏杆与泳池内壁之间间隙的挡板,该挡板可以阻止泳池中的儿童从此间隙中穿过,以防止此间隙对儿童的卡制之虞;另外该挡板是采活动与踏杆及泳池的连接形式,使挡板方便安装与拆解,再有挡板可采用多块的拼接形式及支脚与板体的枢接关系,令挡板具有便于包装与收藏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部份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收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扶梯为“人”字型扶梯,其由两呈倾斜设置的踏杆1、2及连接两踏杆上部的横板3构成;此扶梯是跨置在泳池A上,两踏杆1、2分别置于泳池A内外侧;本方案的关键在于:在置于泳池A内的踏杆1与泳池A内壁之间设有一挡板4,该挡板4恰补充踏杆1与泳池A内壁之间的间隙;该挡板4与踏杆1活动连接在一起。
踏杆1是由两个平行设置的竖杆11及两竖杆11之间间隔设置的复数个踏板12构成,两竖杆11的下部向外侧延伸为外“八”字端脚111,在两端脚111上分别套置有配合模块112,该配合模块112的底面形成为防滑的粗糙面,另在配合模块112靠泳池壁的一侧设有一纵向开口槽113,槽口是小于槽腔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未经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0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