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防盗观后镜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1830.3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78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大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B60R25/10;H04M1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01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防盗 观后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机)车进行安全监控的装置,特别是涉及利用遥制和遥讯技术对汽(机)车进行安全监控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机)车使用数量,为保障高价值汽(机)车及所载乘之物品,企业或个人希望能在停放车辆或行驶中及时解决几个问题。
1、停放时能随时掌握汽(机)车是否被盗及位置;
2、可监视盗贼面孔及讲话内容,便于司法部门及时破案;
3、可通过通讯网络系统控制汽(机)车电路,致汽(机)车被盗时无法行驶;
4、汽(机)车钥匙需与电子防盗观后镜所设置的无线射频识别身份码(RFID)一致始可发动汽(机)车;
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系统及电子地图有效掌握汽(机)车行驶路线并及时提供非塞车路线,以保持通畅以便快速抵达目的地。而目前还没有有关此类产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监控汽(机)车内、外部状态及空间定位及通话,并透过电子无线射频识别主人身份以控制汽(机)车电路系统的电子防盗观后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电子防盗观后镜,包括移动通讯模块、电池模块、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模块、视频模块和微控制器模块,微控制器模块包括单片机,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移动通讯模块接在微控制器模块的相应端口上,所述视频模块及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模块接在微控制器模块的相应端口上,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模块连接到汽机车中央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电子防盗观后镜,其特点为所述的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模块对断线、开路进行检测以及数据读取给微控制器模块,微控制器模块启动视频模块进行摄像及录下车内、外状态及谈话内容,所述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模块通过微控制器向所述移动通讯模块发送报警信息以及空间位置,该移动通讯模块将所述报警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借助移动通讯网络发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防盗观后镜功能为:
1、透过各种网络系统手机(GSM/GPRS900/1800Mhz)WAP及互联网随时掌握电子锁目前状态及相关位置(3-10M)。
2、透过各种网络系统手机(GSM/GPRS900/1800Mhz)WAP及互联网随时控制电子锁开、关及其他相关设定。
3、当发生不良开启或人为破坏时电子锁将透过系统同时对多个已设定者电话或网络发出警报通知并不断提供电子锁目前之所在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定技术上采用的是手机移动通讯的定位技术,相比现有定位技术具有工耗低,适用移动和无线环境下应用的技术效果,并且能在室内、地下车库、搂宇密集区域的环境下采用手机移动通讯准确定位,而一般GPS往往是采用现有技术定位的盲区,遇地下室,室内则无法定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定位范围广(一般GPS在室内收不到)
2、定位速度快,约开机3-8秒,GPS开机需要2-5分钟。
3、精确度高,约3-10M以内,可同时追踪32颗定位卫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通讯模块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大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大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下一篇:一种柔性电路板加固定位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