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轮摩托车车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0742.1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5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牛庆禹;张俊;郭尹;彭涛;朱大州;李平;段伟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60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车架,特别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两轮弯梁摩托车因车身轻巧和特殊的弯梁结构,使乘骑者上下车方便,深受用户喜爱。由于车身轻巧和特殊的弯梁结构所致,因此这种摩托车的部件布局紧凑,车架的结构要求简单、小巧,故对车架的高度和宽度的尺寸通常要求严格,一旦车架的尺寸超大,就失去了两轮弯梁摩托车的车身轻巧的特性。目前,两轮弯梁摩托车通过多年的研制、生产,车架的宽度尺寸、各种零部件的尺寸以及装配尺寸已经基本定型,参见图3,其车架的基本结构是车架的主梁管2呈前高后低状,主梁管前端焊接车头管1,后端焊接悬挂座11,车架的尾架3呈前低后高状,尾架上焊接后减震支撑座5,尾架两纵梁的前端焊接于主梁管的中段,尾架纵梁与悬挂座之间焊接呈S形弯曲的支撑管,支撑管10分为左右两个,为保证车架的强度,两个支撑管的长度相同呈对称性弯曲设置,支撑管下端为长度112mm的向前弯曲部,该向前弯曲部焊接在悬挂座上,使支撑管中部直段的轴线与主梁管焊接尾架处中轴线形成107°夹角,支撑管上端为长度106mm的向后弯曲部,该向后弯曲部焊接在尾架右纵梁底面,其弯角处位于后减震支撑座正下方,使支撑管中部直段的轴线与尾架右纵梁轴线形成31.7°夹角,但是,由于两个支撑管由摩托车后轮前方的悬挂座呈斜向经过后轮前部两侧与尾架连接,导致支撑管中段部分与后轮轮胎两侧之间的间隙较小,尤其是摩托车的左侧要设置链传动机构,因此左支撑管为给链传动机构让位,左支撑管向摩托车纵向中心偏斜,使摩托车后轮8的轮胎在处于靠上和靠前的极限位置时,轮胎边缘与左支撑管中段之间的间隙仅有5mm,在使用过程中,摩托车的后轮轮胎容易因变形造成与左支撑管的摩擦,使摩托车无法正常行驶,甚至导致交通事故。由于各零部件的尺寸及装配尺寸已经定型,如果通过加宽车架的宽度尺寸或对一些零部件尺寸进行改动,将导致模具大量改动,既加大了生产成本的投入,又失去了弯梁车小巧的特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直困扰这摩托车制造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车架,它通过改进车架支撑管的结构及布置位置,既增大了支撑管与摩托车后轮轮胎之间的间隙,避免两者发生摩擦,又能保证车架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架的主梁管呈前高后低状,主梁管前端焊接车头管,后端焊接悬挂座,车架的尾架呈前低后高状,尾架上焊接后减震支撑座,尾架两纵梁的前端焊接于主梁管的中段,尾架纵梁与悬挂座之间焊接呈S形弯曲的支撑管,支撑管分为左右两个,两个支撑管的长度相同,所述两个支撑管对称设置在尾架两侧,两支撑管下端的向前弯曲部分别与悬挂座焊接,向前弯曲部的长度≤80mm,使左、右支撑管中部直段的轴线分别与主梁管焊接尾架处中轴线形成96~102°夹角,两支撑管上端的向后弯曲部分别与尾架左、右纵梁底面焊接,向后弯曲部的长度≥190mm,使左、右支撑管中部直段的轴线分别与尾架左、右纵梁轴线形成36~42°夹角,夹角处焊接一用于增加强度的筋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将两个长度相同支撑管对称设置在尾架两侧,两支撑管下端的向前弯曲部分别与悬挂座焊接,向前弯曲部的长度≤80mm,使左、右支撑管中部直段的轴线分别与主梁管焊接尾架处中轴线形成96~102°夹角,两支撑管上端的向后弯曲部分别与尾架左、右纵梁底面焊接,向后弯曲部的长度≥190mm,使左、右支撑管中部直段的轴线分别与尾架左、右纵梁轴线形成36~42°夹角,由此使左、右支撑管与后轮间距最近的部位,离开轮胎横截面最宽的位置,在弯梁摩托车的后轮轮胎在处于靠上和靠前的极限位置时,轮胎边缘与左支撑管中段之间也具有14mm的间隙,即使后轮轮胎产生变形,也不会与左支撑管发生摩擦,保证摩托车能够正常行驶,避免了因轮胎边缘与左支撑管发生摩擦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同时由于支撑管上端为长度≥190mm的向后弯曲部,该向后弯曲部焊接在后减震支撑座下方的尾架纵梁底面,其弯角处位于后减震支撑座前方,使尾架受震动力较强的设置后减震支撑座处仍然得到支撑管的有力支撑;为防止尾架纵梁因支撑管弯角处着力而出现受力变形,在支撑管上端弯角处,即支撑管中部直段的轴线与尾架纵梁轴线形成的夹角处焊接一用于增加强度的筋板,使车架结构的强度不受影响。
同时为保证支撑管能够根据设计要求方便焊接在所处位置,故所述支撑管下端向前弯曲部的弯角为120~126°,上端向后弯曲部的弯角为138~1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的脚踏助力机构
- 下一篇:随行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