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置物箱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0524.8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50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置物箱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箱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摩托车置物箱的、具有良好密封和防水效果的摩托车置物箱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踏板摩托车为了储物,通常在座垫下方设计有一个较大的置物箱,置物箱采用PP塑料或者其它塑料制造,但摩托车雨天行驶或者洗车时,雨水或高压水可顺座垫缝隙进入置物箱内,浸湿置物箱内物品,为此,通常在座垫底板与置物箱扣合处设计一密封或防水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中国专利CN2607308Y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置物箱防水装置”,该装置包含:一置物箱、一枢设于该置物箱上的座垫,及一环设于该座垫底缘的防水垫圈,该置物箱的周缘向外弯折形成一密合部,而该防水垫圈对应贴触于该密合部上,该置物箱的密合部呈一凹陷的沟槽状,且该密合部的底缘设有至少一导水孔,该防水垫圈对应嵌入于该密合部中。虽然该实用新型通过对水流的挡止和疏导,能达到良好的防水功效,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需要在置物箱的密合部的底缘上设置小孔,才能发挥防水装置的效果,因此,该装置对普通摩托车置物箱并不适用,且增加了置物箱密合部的制作工艺复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普通结构的摩托车置物箱、结构简单、制作工艺较为简单的摩托车置物箱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摩托车置物箱密封装置,包括一个环形密封胶条和一个位于座垫底板下部边沿上、用于安放此密封胶条的环形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口设有锁边,密封胶条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啮合的工字形凸台,使密封胶条保持与座垫底板连为一体;封胶条的横截面大致呈矩形,其上端设有与座垫底板之底面接触的上凸筋,下端设有与置物箱边沿的侧翻边接触的下凸筋;密封胶条的下平面与置物箱的边沿上平面接触。
所述上凸筋和下凸筋同设于座垫底板下部边沿的外侧,并相对于平面倾斜设置。
所述密封胶条的下部横截面为空心结构,其空心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或多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胶条的凸台与座垫底板上的凹槽啮合,实现了密封胶条的上密封功能;同时在密封胶条的上端设有与座垫底板之底面充分接触的上凸筋,下端设有与置物箱边沿的侧翻边充分接触的下凸筋,使得密封胶条实现了下密封功能,密封效果好;并且对置物箱的边沿结构无须作任何改变,通用性强,适合于各种普通结构的摩托车置物箱使用。
2、本实用新型密封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制作较为容易。
3、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胶条设计为空心结构,预压力的作用下可与置物箱边沿的上平面充分接触,本密封装置适用于普通结构的置物箱,起到有效防水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置物箱密封装置总体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置物箱密封装置中密封胶条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置物箱密封装置装配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4中I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置物箱密封装置,包括座垫底板1、置物箱8和安装于座垫底板1和置物箱8之间的密封胶条2,位于座垫底板1下部边沿上设有用于安放此密封胶条2的环形凹槽3,所述环形凹槽3的槽口设有锁边,密封胶条2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3啮合的工字形凸台4,使密封胶条2保持与座垫底板1连为一体。封胶条2的横截面大致呈矩形,其上端设有与座垫底板1之底面接触的上凸筋5,下端设有与置物箱8边沿的侧翻边7接触的下凸筋6;密封胶条2的下平面与置物箱8的边沿上平面接触。密封胶条2分别与处于上位置结构的座垫底板1和处于下位置结构的置物箱8相扣合,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以防止水渗入到置物箱内。
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胶条2横截面上有一工字形凸台4结构,密封胶条2的下部横截面为空心结构,其空心结构9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或三角形等多边形形状。上凸筋5设置在凸台4的底部一侧,下凸筋6设于与置物箱边沿的侧翻边7接触的一侧,密封胶条2的下平面与置物箱8的边沿上平面接触,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水从外部渗入置物箱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导链齿轮的防尘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转向柱的偏转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