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高效节能气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0126.6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7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罗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教程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00 | 分类号: | F24B1/00;F24B13/04;C10B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2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高效 节能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尤其是一种利用生物质燃料转化为燃气燃烧的炉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当今城市居民普扁使用液化气和煤气。而全国9亿农民,近3亿农户中极大多数仍在使用土灶烧柴、煤做饭,给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目前的几种燃料在使用时存在很多缺点,如烧柴乌烟瘴气,损坏健康,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烧煤浪费资源,增加了CO2、粉尘、SO2等废物排放。给人类赖以生成的星球造成严重后果,为了保护及科学利用能源。现有大力推进生物质能的开发和研究,利用大自然馈赠的可再生生物质能,通过物理、化学、化工方法使之成为高品位的能源。提高热效率,降低烟尘和废气排放,维护环境,促进健康走持续可发展的道路。而目前市场上的气化炉尚存在多方面技术不足,如全气化炉要配风机,需要二次能源,燃气中含木焦油,污染环境,原料要求高,操作不方便。半气化炉同样要求原料的粗细度及密度,若达不到要求且燃烧不稳定,易产生烟气,长时间使用加料不方便。不能续火,每次使用都须重新装料点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高效节能炉,同时结合目前气化炉的优势,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以便淡化和减弱可变因素对燃料气化的影响,使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正常的气化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燃料,提高热效率,降低排放,同时该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提供的一体式高效节能气化炉包括底座、炉体、灶台,所述炉体安装在底座上方,灶台安装在炉体上方,底座、炉体、灶台活动连接,并在炉体内部置有氧化燃烧室,在氧化燃烧室上端安装有供氧喷火口,供氧喷火口上设有二次燃烧室,在氧化燃烧室的周围置有炉胆,炉胆的侧面设有加料口,炉体与炉胆之间的间隙设为保温层,在保温层内置有风道,风道的下端连与进风管与其相通,上端与供氧喷火口连接相通。
所述供氧喷火口内壁为圆台形内套,外体为圆桶形外套,在内套与外套之间的间隙设为供氧风室,供氧风室通过风道与进风管连接相通,在内套的内壁上设有供氧配风孔,供氧配风孔与风室相通;
所述加料口由内至外向上倾斜延伸于炉体外,在加料口上设有活动炉门;
所述二次燃烧室内设有活动的拦火圈,侧面设有排烟管;
所述进风管上设有活动进风盖,进风盖上设有配风调节孔;
所述底座设有抽屉式灰箱,灰箱上置有手柄和供风调节孔;
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炉桥支撑架,支撑架上置有炉桥,炉桥下与灰箱相通上与氧化燃烧室相通;
所述灶台上设有厨具支撑圈和封火圈,灶台与二次燃烧室紧密连接;
所述底座、炉体、灶台,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多边形、圆形或橢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特点是:加入氧化燃烧室内的生物质燃料从上方被点燃后,产生热量既可炊事,在此同时燃料在自然通风供氧的条件下,由上向下充分燃烧,大量热能使氧化燃烧室内的生物质燃料在高温条件下干馏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乙烷、炳烷等),由于热传导使炉胆迅速升温到一定温度时,上升的气体在高温条件下遇碳原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这些可燃气体通过供氧喷火口经多次充分配氧后在二次燃烧室内完全燃烧,燃烧后的废气、灰尘经过排烟口排出,若长时间使用可从加料口续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其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炉体、灶台于一体,有利于提高燃烧性能和热效率,节能环保无烟尘和焦油,安装使用方便,适用于广大农户,适用于各种生物质燃料,燃烧性能稳定,火力大小可调并可封火,加料方便,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底座2、炉体3、灶台4、保温层5、氧化燃烧室6、供氧喷火口7、二次燃烧室8、炉胆9、加料口10、炉门11、风室12、供氧配风孔13、风道14、进风管15、进风盖16、配风调节孔17、炉桥18、炉桥支撑架19、灰箱20、供风调节孔21、手柄22、拦火圈、23、排烟管24、厨具支撑圈25、封火圈26、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炉体2内有氧化燃烧室5,氧化燃烧室5的上端与供氧喷火口6接通,供氧喷火口6的内壁上在同一轴向设有三排供氧配风孔12,供氧配风孔12与风室11连通,风室11与风道13进风管14相通,进风管14上设有活动的风盖15和配风调节孔16。氧化燃烧室5的周围置有炉胆8,炉胆8的侧面上半部置有加料口9,加料口9上有活动的加料门10。加料口9由内至外向上倾倾斜于炉体2外,延长加料口9可提供加料方便.在炉体2炉胆8之间的间隙为保温层4,保温层4上端置于二次燃烧室7的周边,从而提高炉内温度减少热损失。保温层4内设有风道13。二次燃烧室7的上端与灶台3连接,在灶台3上置有厨具支撑圈24和封火圈25。二次燃烧室7内的活动拦火圈22置于供氧喷火口6的上端,拦火圈22与保温层4之间形成一个烟道26,烟道26与二次燃烧室7侧面排烟管23相通。移去拦火圈22,盖上封火圈25的小圈即可封火。底座1的上面置有炉桥支撑架18,炉桥支撑架18上放有炉桥17。底座1的下面是抽提式灰箱19,在灰箱19上装有手柄21和供风调节孔20,供风调节孔20与氧化燃烧室5相通,提供氧化燃烧室5内生物质燃料燃烧所需的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教程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教程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