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好氧堆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99194.5 | 申请日: | 2008-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14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傅敏;卢鹏;王崇军;陈盛明;幸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0067***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堆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肥料发酵装置,尤其是一种污泥好氧堆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提高,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这就导致污泥排放量也随之增加。现有的污泥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等不仅对资源造成浪费,而且废渣、废气无法回收处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堆肥化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促进可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因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堆肥后的熟料可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施用于农田,研究已表明污泥对农作物的增产及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有积极的作用。而且污水污泥经堆制后,体积一般将为原来的50%-70%。
由于堆肥法可以使有机废物稳定化,并能在高温发酵时杀灭致病菌,其最终产物还能作为肥料或土壤调节剂,使有机物循环再利用,因此堆肥法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废物处理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而现有技术中堆肥方法普遍比较原始,会对大自然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要一种堆肥装置,能够高效进行污泥堆肥,避免由于堆肥作业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因此,需要一种污泥堆肥装置,能够将废气和废水进行收集,堆肥作业简单方便,效率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污泥好氧堆肥装置,该污泥好氧堆肥装置的具有废水、废液收集装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发酵仓与排水装置可通过手提分离,既便于出料,又便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发酵仓和排水装置,所述发酵仓设置与其内部相通的排气口和通风口,所述排气口设置在发酵仓上部;所述发酵仓下部以可拆分的方式设置滤水装置,所述滤水装置下部与排水装置以可分离的方式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发酵仓上设有至少一个测温孔;
进一步,所述滤水装置为设置过滤孔的板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滤水装置为金属网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发酵仓上设置与其内部相通的取样孔;
进一步,所述排水装置为基座结构,所述基座结构排水装置的上部设置漏斗形液体通道,所述滤水装置设置在漏斗形液体通道上部,发酵仓为圆筒形,圆筒形发酵仓底部置于滤水装置上部,排水装置的排水口设置在漏斗形液体通道的下部;
进一步,所述发酵仓的仓壁外表面对称设置两个把手;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设置在通过滤水装置伸入发酵仓内腔的通风管出口,所述通风口为至少一个设置在通风管上;
进一步,所述排气口和取样孔设置在圆筒形发酵仓的顶部端盖上;
进一步,所述排气口和排水口均设置与外界相通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好氧堆肥装置采用可分离的发酵仓和排水装置,便于出料,并设有排气口,具有废水、废液和废气收集装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发酵仓与排水装置以及发酵仓与滤液装置之间可分离,既便于出料,又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发酵仓1和排水装置8,所述发酵仓1设置与其内部相通的排气口5和通风口2,排气口5设置在发酵仓1上部;所述发酵仓1下部以可拆分的方式设置滤水装置3,发酵仓1下部与排水装置8以可分离的方式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排水装置8为基座结构,基座结构排水装置8的上部设置漏斗形液体通道81,滤水装置3设置在漏斗形液体通道81上部,发酵仓1为圆筒形,圆筒形发酵仓1底部置于滤水装置3上部,本实施例中,漏斗形液体通道81的上部设置成与发酵仓1下部形状相嵌合的槽状结构,利于保证发酵仓的稳定;排水装置8的排水口9设置在漏斗形液体通道81的下部,滤水装置3为设置过滤孔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滤水装置3结构简单紧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易于拆卸;通风口2设置在通过滤水装置6伸入发酵仓1内腔的通风管21出口,通风口2为四个设置在通风管21上,所述四个通风口2沿圆周均布;
本实施例中,发酵仓1上设有两个测温孔4,两个测温孔4沿纵向设置,用于在堆肥作业时检测两不同点的温度,以便调节通风量和排气量;发酵仓1上设置与其内部相通的取样孔6,本实施例中,排气口5和取样孔6设置在圆筒形发酵仓1的顶部端盖11上,不影响发酵仓1的仓壁强度,并且不会使介质流出;而排气口5设置于端盖上,还利于充分排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9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