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车头运输包装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8051.2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0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77/26 | 分类号: | B65D77/26;B65D85/6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 |
地址: | 400037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车头 运输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摩托车车头运输包装框。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某些国家限制摩托车整车进口,我国的摩托车企业不得不将摩托车整车分成车头、车架等几大部分,分别进行包装后再出口到特定的国家,由该国的经销商进行组装。摩托车车头一般由泡沫体包装,在泡沫体上形成有与车头形状大小相适应的型腔,包装时将车头嵌入泡沫体的型腔,再将泡沫体连同车头整体放入外箱中,封口后即可运输。泡沫体通过模具成型,工序较多,制造成本高;不同类型摩托车车头的形状各异,因此每一种车型的车头都必须制备一套泡沫体成型模具,模具成本非常高。同时,为保证摩托车车头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受损坏,泡沫体型腔的壁厚必须足够大,由此导致整个泡沫体的体积增大,相应地增加了运输成本。另外,泡沫材料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包装成本的摩托车车头运输包装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车头运输包装框,该包装框具有一个由纸板围成的框体,所述框体为长方体结构,在框体内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块隔板,两块隔板将框体的内腔分隔成中间主腔室大、两端侧腔室小的三个腔室,并且在两块隔板的上部对称开设有使相邻腔室连通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可以取代传统的泡沫体对摩托车车头进行包装。包装时,先将摩托车车头左右两侧的握把对准隔板上对应的缺口,然后从上往下将摩托车车头放入框体内,使摩托车车头的主体部分容置于框体的主腔室内,摩托车车头握把的外端部容置于框体的侧腔室内,且握把由隔板上缺口的底面支撑。摩托车车头在框体内悬置好后,再整体放入外箱中,封口后即可运输。
由于包装框由纸板制成,不仅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符合环保要求。摩托车车头悬置在框体内,除隔板对握把支撑外,框体的其余部分不与摩托车车头接触,这样对摩托车车头的保护性强,能有效防止在搬运的过程中损坏车头。虽然不同类型摩托车车头的形状各异,但摩托车车头由中部的主体部分和两侧的握把构成是不会变的,车头形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车头主体部分的外形上,本实用新型仅通过握把支撑车头,不同形状的车头主体部分均可容置于框体的主腔室内,因此适用于各种类型摩托车车头的包装,通用性非常好。与传统泡沫体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体积更小,相应地还能减少运输成本。
为了便于加工、保证强度,上述框体由第一支撑纸板和第二支撑纸板构成,两支撑纸板为长方形,其中第一支撑纸板的两端均连续四次直角弯折,依次形成侧板、连接板、隔板和尾板,尾板固定贴合在第一支撑纸板未弯折部分端部的板面上,且尾板、隔板、连接板和侧板共同围成框体的侧腔室;所述第二支撑纸板的长度与第一支撑纸板未弯折部分的长度相等,第二支撑纸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贴合在对应的连接板上,第二支撑纸板的中段、两块隔板和第一支撑纸板未弯折部分的中段共同围成框体的主腔室。
上述隔板上缺口的底部为圆弧形,该圆弧形的开口朝上,这样通过圆弧面对握把进行支撑,两者接触的面积大,能有效防止车头发生晃动,进一步降低了车头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在上述隔板上固定贴合有加强板,该加强板的底面与隔板的底面平齐,加强板的顶面与隔板缺口圆弧形底部的开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在加强板上开设有让位口,该让位口的位置及形状大小与隔板缺口的圆弧形底部相适应。加强板起增加隔板受力处强度的作用,以防止隔板在摩托车车头的压力下变形损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取代传统的泡沫体对摩托车车头进行包装,不仅结构简单可靠,通用性好,保护性强,而且有效降低了车头的包装成本及运输成本,并避免了环境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于外箱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8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茶叶盒的茶杯
- 下一篇:乘坐运载工具所用的智能护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