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轮全地形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7532.1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6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彭家洪;龚伟;卿仁勇;冯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大兴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81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轮全 地形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多种公路路面的摩托车,尤其是适合多种公路路面、整车重心降低的四轮全地形摩托车。
背景技术
现有四轮全地形车的前、后车轮的左右两个车轮的轮距相对较窄,普遍在850mm-1080mm之间,如市场上现有的隆鑫、鑫源、力帆等公司的沙滩车,多数型号的左右两个前车轮的轮距都是900mm、950mm、980mm等,两个后车轮的轮距都是780mm、800mm等。由于前车轮和后车轮的左、右两个车轮的轮距相对较窄,车辆在快速行驶中、转弯角度较大时或路面坑凹较多时,易发生侧翻事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四轮全地形车的前摇臂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为20°-28°左右,前摇臂从与车轮的轮毂相连接部位斜向上与车架连接,如市场上现有的沙滩车,多数型号的摇臂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为25°左右;由于摇臂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较大,摇臂与车架的连接点就相应提高,就增大了车架的高度,使座椅的位置也相应提高,提高了整车的重心。在整车的重心提高以后,就相应影响整车的驾驶性能和安全性能。而对于速度要求较高的公路跑车,其时速通常在70公里以上,整车的重心点提高以后,就直接影响整车的驾驶性能和安全性能,车辆在快速行驶中转弯角度较大易发生侧翻事故,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公路跑车的重心较高,直接影响整车的驾驶性能和安全性能,车辆容易发生侧翻事故等不足,提供一种整车重心降低、安全性能好的四轮全地形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四轮全地形摩托车,包括托车车体、车架、平叉、前摇臂、后减振器、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其特征在于:前摇臂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为5°-12°之间;
更进一步的特征是:安装在车架与平叉之间的后减振器的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25°-40°之间;
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轮距为1100mm-1300mm之间,左后轮与右后轮之间的轮距为860mm-99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四轮全地形摩托车,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加宽了前车轮和后车轮的左、右两个车轮的轮距,摩托车运行更平稳,提高了安全性;特别适合时速在70公里以上的公路跑车的需要。
2、前摇臂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大大降低,相应降低了整车的重心,提高了整车的驾驶性能和安全性能。
3、车辆在快速行驶中转弯角度较大不容易发生侧翻事故,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中,1-摩托车车体,2-车架,3-平叉,4-前摇臂,5-后减振器,6-左前轮,7-右前轮,8-左后轮,9-右后轮,
本实用新型的四轮全地形摩托车,包括摩托车车体1,在摩托车车体1内设置有车架2、平叉3、前摇臂4、后减振器5、左前轮6、右前轮7、左后轮8、右后轮9等组成部件,摩托车车体1以及车架2、平叉3、前摇臂4、后减振器5、左前轮6、右前轮7、左后轮8、右后轮9等都是现有技术摩托车的部件,其结构、安装关系、位置关系等不需要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一,是降低前摇臂4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使前摇臂4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保持在5°-12°之间,前摇臂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前摇臂4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从原来的20°-28°左右,降低到5°-12°左右,最佳安装夹角为6°-8°。由于前摇臂4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降低,前摇臂与4车架2的连接点就相应降低,就能降低整车的重心。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二,是调整后减振器5的安装角度;现有技术的后减振器5安装在车架2与平叉3之间,后减振器5通常是竖直式安装,导致减振效果差、舒适度差;本实用新型的后减振器5的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25°-40°之间,是一种倾斜式安装的减振器,能大幅度提高减振效果。其最佳安装夹角为28°-3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三,是调整前车轮和后车轮的左、右两个车轮的轮距(车轮之间的中心距离),增大轮距,使左前轮6与右前轮7之间的轮距达到1100mm-1300mm之间,从原来的前车轮的左、右两个车轮的轮距850mm-1080mm之间提高;同时增大左后轮8与右后轮9之间的轮距,使左后轮8与右后轮9之间的轮距达到860mm-990mm之间。通过增大左前轮6与右前轮7之间的轮距、左后轮8与右后轮9之间的轮距,使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四轮全地形摩托车,在作了上述改进之后,其车架2、前摇臂4、前后轮轴等相关部件的几何尺寸和结构都要作相应的改变,如加长前摇臂并焊接加强筋,加长后轮轴等;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文件所披露的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上述改进;在此不在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大兴,未经龚大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7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