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仪器线路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6580.9 | 申请日: | 200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84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图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图南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18048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器 线路板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线路板的固定,特别是一种仪器线路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现行仪器线路板的固定存在以下缺点:
1.粘接:金属表面光滑,导致粘接的元器件经常脱落;
2.钻孔:如在金属壳内钻孔用螺丝固定,由于金属壳的厚度较薄,钻孔困难,螺纹也易损坏;
3.开槽:使线路板上下调整成为不可能,不能满足线路板上元器件对中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器线路板固定装置,利用该装置能解决金属壳内线路板固定的困难问题,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金属外壳上盖、金属外壳下盖、功能管、线路板、厚垫圈和螺帽组成,在金属外壳上盖1上有台阶孔7,在线路板3上有孔8,功能管2穿过金属外壳台阶孔7和线路板孔8与金属外壳上盖1和线路板3连接,在金属外壳上盖1和线路板3之间的功能管上安装厚垫圈4,在功能管2上安装螺帽6,在螺帽和线路板之间的功能管上安装厚垫圈5,也可不用厚垫圈5,金属外壳上盖1和金属外壳下盖9通过滑轨和滑槽相互连接。
在金属外壳上盖1上分布台阶孔7,在线路板3上分布孔8,线路板3上的孔8数与金属外壳上盖1上的台阶孔7数相同,孔的中心线重合。
功能管2是T形,中间有圆孔,管体上有与螺帽6配合的外螺纹,功能管2的大圆柱和小圆柱交接处的大圆柱内端面与金属外壳上盖1上的台阶孔7台阶面相互粘接。
金属外壳上盖1和金属外壳下盖9侧面组成椭圆曲线形。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不需对金属外壳的内部作任何加工,即可将仪器线路板可靠固定,对中性好、可调节线路板的高低、节省了很大空间。仪器有多个功能管,采用金属外壳,解决了散热问题,确保功能管的正常寿命。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金属外壳上盖结构图,图3是线路板结构图,图4是金属外壳下盖结构图,图5是金属外壳上盖和下盖结合图。
图中1.金属外壳上盖,2.功能管,3.线路板,4.厚垫圈,5.厚垫圈,6.螺帽,7.台阶孔,8.孔,9.金属外壳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金属外壳上盖1上有台阶孔7,在线路板3上有孔8,功能管2穿过金属外壳台阶孔7和线路板孔8与金属外壳上盖1和线路板3连接,在金属外壳上盖1和线路板3之间的功能管上安装厚垫圈4,在功能管2上安装螺帽6,在螺帽和线路板之间的功能管上安装厚垫圈5,也可不用厚垫圈5,金属外壳上盖1和金属外壳下盖9通过滑轨和滑槽相互连接。
在金属外壳上盖1上分布台阶孔7,在线路板3上分布孔8,线路板3上的孔8数与金属外壳上盖1上的台阶孔7数相同,孔的中心线重合。
功能管2是T形,中间有圆孔,管体上有与螺帽6配合的外螺纹,功能管2的大圆柱和小圆柱交接处的大圆柱内端面与金属外壳上盖1上的台阶孔7台阶面相互粘接,功能管2采用金属外壳。
金属外壳上盖1和金属外壳下盖9侧面组成椭圆曲线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图南,未经王图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5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
- 下一篇:一种聚焦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