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精炼镁的抽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6551.2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1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明;赵庆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4 | 分类号: | C25C3/04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精炼 抽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绵钛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解精炼镁的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工业生产海绵钛的过程中,通常利用镁还原四氯化钛制取海绵钛,在该反应中还可得到副产物——氯化镁,氯化镁可经电解得到氯气与金属镁后,再分别用于海绵钛生产中,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经电解得到的金属镁作为还原剂必须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且不能带有电解质等杂质。就目前的生产工艺而言,在电解精炼抽取镁时很容易混入电解质或其它杂质,如果在抽取过程中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电解质和其它杂质将会随金属镁进入还原生产工序,进而对海绵钛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海绵钛生产过程中金属镁中存在的电解质及杂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这一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解精炼镁的抽取装置,通过实践,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生产装置,保证以纯的金属镁加入还原工序,不夹带电解质等杂质,充分提高加镁质量,从而保证海绵钛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解精炼镁的抽取装置,包括抽镁架、抽镁管、弹簧等组成,所述抽镁管穿过抽镁架上的孔设在抽镁架上,在其上部设有弹簧。该装置分别设为长、短两套,长的一套的抽镁管的末端应能插入到坩锅底以上20cm—35cm处,短的一套抽镁管的长度应比前长的一套短40cm—50cm。该装置制作好后,将抽镁架放到大盖上,抽镁管穿过大盖上的孔插入至精镁坩锅内,并先采用带有长抽镁管的抽取装置将坩锅内的电解质抽出,待坩锅内的镁镇静一段时间后,再采用带有短抽镁管的抽取装置进行抽镁,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使用金属镁还原制取海绵钛的加镁过程中有效的去除电解质杂质,提高精镁纯度质量,从而保证了海绵钛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电解精炼镁的抽取装置的主视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电解精炼镁的抽取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坩锅、2-大盖、3-抽镁架、4-抽镁管、5-弹簧,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解精炼镁的抽取装置进行详述,本抽取装置包括抽镁架3、抽镁管4、弹簧5等组成,所述抽镁管4穿过抽镁架3上的孔设在抽镁架3上,在其上部设有弹簧5。该装置分别为长、短两套,长的一套的抽镁管4的末端应能插入到坩锅底以上20cm—35cm处,短的一套抽镁管4的长度应比长的一套短40cm—50cm,该装置制作好后,将抽镁架放到大盖2上,抽镁管4穿过大盖2上的孔插入至精镁坩锅内,先采用带有长抽镁管的抽取装置将坩锅内的电解质抽出,待坩锅内的镁镇静一段时间后,再采用带有短抽镁管的抽取装置进行抽镁。
此外,所述抽镁管4的上端为碗形结构,以便与真空抽镁台包对接,抽镁管4的下端设有挡板6,挡板6上设有短套管与抽镁管4连接,挡板6上的短套管两侧开有进镁口,以使镁从挡板6上的短套管侧面进入抽镁管中。
利用两套长短抽镁管的长度差的不同,以及弹簧压缩的松紧位置与距离使两次抽镁管在坩锅中的深度差45-50cm之间。因此第二次抽镁时,即是坩锅1内仍有少量电解质杂质它也不会进入真空台包内,从而保证加入海绵钛还原工序的是纯的金属镁,不带电解质杂质。该装置生产实践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曲机的下刀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于固定化细胞发酵的转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