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器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6240.6 | 申请日: | 200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0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蒋春强;吕林兴;金源;陈健;潘平华;周萍;朱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28 | 分类号: | H01B17/28;H01G4/0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1***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全密封电容器的绝缘子由金属的固定环、填充在该框架中的绝缘材料、插装在该绝缘材料中的金属管、以及插装并焊接在该管中的金属引出线构成;由于金属引出线与金属管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因此在电容器的引出线端会形成焊接结点,增大了电容器的安装尺寸,同时也不利于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安装、定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全密封电容器、引出端无焊接结点的电容器绝缘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固定环和金属引出线;固定环中固定有绝缘体,固定在绝缘体中的金属引出线从该绝缘体的上、下端两端伸出。
金属引出线为两根;金属引出线的下端设有倒T字型或L字型的焊接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传统绝缘子的基础上,取消了作为金属引出线通道的金属管,并将金属引出线直接固定在绝缘材体中,因此既省略了金属管、又省略了相关的焊接工序,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而且还彻底消除了传统全密封电容器由于引出线端存在焊接结点而带来的安装尺寸大、安装定位困难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全密封电容器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环1绝缘体2金属引出线3金属管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将金属制成的固定环1、金属引出线3置于模具中,将玻璃粉或陶瓷粉等绝缘材料填充于固定环1中并压紧而形成绝缘体2,然后将其放入真空炉中烧结,所述绝缘材料经熔融固化后与固定环1和金属引出线3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在图3~6中,为了适应不同全密封电容器的需要,金属引出线3可为一根或两根;为了便于金属引出线3与电容器芯子引线的连接固定,在金属引出线3的下端设有倒T字型或L字型的焊接头。
将图1和图2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不仅省略了金属管4、而且还省略了金属引出线3与金属管4之间的焊接固定工序,因此在电容器的引出线端不会形成焊接结点,从而彻底消除了由于焊接结点而带来的固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