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量表计数器远传直读式编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5833.0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91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健 |
主分类号: | G01D5/347 | 分类号: | G01D5/347;G01F1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皋翔 |
地址: | 51805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表 计数器 直读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表数据远传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湿式、干式水表或气表等传统机械计量表的计数器远传直读式编码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适用于湿式、干式水表或气表等传统机械计量表的光电编码技术采集字轮信息的编码器种类繁多,归纳起来主要在两方面仍存在缺陷:
一、字轮码盘的设计不合理。由于忽视了每个字轮由2个主动齿和20个从动齿构成多位字轮的进位联动,也即字轮每次应按360°÷(20×2)=9°步进,因此,编码字轮的透光孔槽及各孔槽两两之间隔对应的圆心角也应是9°的公倍数,否则当字轮转动处于进位临界状态时,由于相邻两组二进制编码变化位数多于1位导致字轮读码不稳定而告失败,从而影响了远传直读表尤其是直读水表及直读气表的推广与应用。
二、光电采样点的设置不合理。无论是透射还是反射式光电采样模式,在有限(一般为5组、6组或7组)的采样点的前提下,未能尽可能多地获取字轮完整的角度位置信息,特别是当字轮转动处于进位临界状态时角度位置信息;对光电管的排布设置没有突破性的新思路,这就导致了在狭小的计数器透明字轮盒结构中难以拆、装光电管及其线路板,使得生产过程工艺要求过高,产品一致性检测难于实现,从而不可能规模投入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读数稳定准确,生产加工简单、出厂一致性检测方便的计量表计数器远传直读式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的计量表计数器远传直读式编码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这种计量表计数器远传直读式编码器包括:
透明字轮盒,通过字轮轴安装在透明字轮盒内的若干编码字轮,通过轮轴平行安装在编码字轮一侧与编码字轮相对应的多个进位耦合轮,安装在各编码字轮两侧的发射管线路板和接收管线路板,设置在发射管线路板上的光电发射管和设置在接收管线路板上的光电接收管形成的光电采样点;所述编码字轮的一侧环形圆周面上均布20个进位从动齿、另一侧环形圆周面适当位置上设置2个进位主动齿;各编码字轮的轮辐等半径同心圆周上均设有三段透光孔槽;编码字轮环形圆柱面上顺序均布可供人工读数用的0~9十个数字。
这种计量表计数器远传直读式编码器的特点是:
编码字轮上的三段透光孔槽的对应圆心角分别是α1为63°±3°、α2为90°±3°、α3为27°±3°,三段透光孔槽的间距依次分别是β1为27°±3°、β2为63°±3°。
编码字轮上的三段透光孔槽的对应圆心角也可分别是α1为27°±3°、α2为90°±3°、α3为63°±3°,三段透光孔槽的间距依次分别是β1为63°±3°、β2为27°±3°。
编码字轮上的三段透光孔槽的对应圆心角还可分别是α1为45°±3°、α2为90°±3°、α3为45°±3°,三段透光孔槽的间距依次分别是β1为45°±3°、β2为45°±3°。
所述编码字轮两侧与三段透光孔槽同心等半径R的圆弧上设有五对由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形成的五个光电采样点,所述光电发射管或光电接收管可在小于180°半圆周上等距分布,各光电采样点之间距对应的圆心角为36°。
所述发射管线路板和接收管线路板分别开设有可卡于字轮轴的开口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健,未经陈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