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疏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5422.1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00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谭鑫煜;王辉;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0 | 分类号: | B29C47/10;B29B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疏通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挤出机下料管道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材料技术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的一门重要技术,而塑料技术又是材料技术的重要分支。挤出机是塑料在改性和成型时广泛使用的一种设备。塑料在改性时可能需要用到不同粒径、不同形状的原料,如粉料、粒料、块状料。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加工原料的粒径和形状不同经常在挤出机的下料段以及喂料装置内形成堵塞(俗称“架桥”),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疏通堵塞时,现在的普遍做法是用铁棍或木棍去捅堵塞部位,从而实现疏通效果。对于积屑或粉尘,有时候直接用铁棍或木棍捶击下料段堵塞位置的外壁。这样做的缺陷是,直接打击堵塞部位,容易造成打击部位不可逆的破坏。同时疏通装置在工作中有脱落或者被挤出机运动部件绞入的风险,容易给原料带来污染,严重的可能会打坏挤出机的运动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工程师发现,在使用疏通装置进行疏通时,疏通装置和挤出机本身的材料比较容易掉落,掉落下来的铁屑或木屑,将会跟随原料一起参与成型,从而给原料带来污染,给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同时,如果采用击打的方式清除堵塞部位的积屑或粉尘,则有可能给挤出机带来不可逆的破坏,同时亦能给原料带入异物,从而给原料带来污染。同时在使用铁棍或木棍进行疏通时,如果碰到具有弯曲通道的下料段,则表现得无能为力。
为了解决给原料带来污染,给挤出机带来不可逆的破坏及疏通装置对工作环境适应性问题,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疏通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
一种疏通装置,包含中空的塑料软管,其中,所述管内的沿管中心线方向设有塑料内衬,所述塑料软管及塑料内衬均采用与原料一致或不影响原料性能的材料。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管及弹簧采用了与原料一致或不影响原料性能的材料,所以,即使疏通装置在工作中有脱落或者被挤出机运动部件绞入,也不会给原料带来污染,或给挤出机带来足于损坏挤出机运动部件的金属碎屑,从而减少了分离程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软管及硬质塑料内衬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进行弯折,所以能令疏通装置适应各种工作环境;本实用新型还有具有的一个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的是中空的软管,可以通过高压气体对形成的堵塞物进行冲击,有利于疏通,同时也可以利用高压气体对管道内的精细部位急性洗尘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疏通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疏通装置。
附图中:1—疏通装置,2—延缓仓,3—下料管道,4—挤出机,5—堵塞物,10—塑料软管,11—塑料内衬,12—喷嘴,13—夹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疏通装置,包含中空的塑料软管10,内设弹簧式的硬质塑料内衬11,所述塑料软管10的一端设有喷嘴12,另一端设有夹紧装置13,其中,所述所料内衬11延伸至所述喷嘴12内,所述塑料内衬11为定型塑料软管,鹅颈管或蛇形管。所述塑料内衬11主要作用是实现高强度,可任意弯曲定形,变向,不反弹的定形效果。
所述的塑料软管10,塑料内衬11及喷嘴12均采用与原料一致或不影响原料性能的材料,根据加工原料的不同,可以对应的选择PE、PP或PPO的材质。其中,所述塑料软管10管壁厚度以不易破损并且保持应有的柔韧性,所述塑料内衬11及喷嘴12采用硬质塑料,使疏通装置1具有足够的刚度,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变形,且能保持该形状,并能在工作状态中,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保持该形状,或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进行轻微变形。由于挤出机的堵塞物一般都不会堵得很严实,所以,利用疏通装置1本身的刚度一般都能很好清理堵塞物5,然后利用外接的高压气体,对管道内部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如果堵塞物5堵得比较严实,则可利用外接高压气直接对堵塞物5进行冲击,外加疏通装置1本身的刚度,亦能很好的完成对堵塞物5的清理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安全带预收紧装置
- 下一篇:显示温度的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