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式手机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5337.5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9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梁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08 | 分类号: | H01Q13/08;H01Q5/00;H01Q9/04;H01Q2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手机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天线,特别是一种内置式双频移动手机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内置天线大致分为单极天线(monopole antenna)和平面倒F型天线(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以下简称PIFA天线)两种,其中,PIFA天线更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天线样式。
随着移动通讯的蓬勃发展,人们在要求通讯产品满足足够的通讯性能的同时,对通讯产品的外观及造型也有了更多的要求。目前手机的设计日渐要求轻、薄、短、小,这也就要求手机天线及其载体也相应的变短变小。但是由PIFA天线的特性可知,PIFA天线的性能受到其形状及长度尺寸的影响。天线载体的高度越小,PIFA天线的性能越差。在目前人们追求手机超薄、短小的情况下,PIFA天线越来越难满足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式手机天线,其可在天线载体高度较低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性能,可高效率、高增益地实现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内置式手机天线,包括天线载体和天线辐射体,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天线主体和自天线主体向下弯折形成的馈电点和接地点,所述天线主体包括彼此相连的高频辐射部和低频辐射部,所述高频辐射部和低频辐射部均包括至少两个分支,且低频辐射部的一条分支为迂回弯折状,其另一条分支的至少一部分由高频辐射部所在的平面倾斜向下延伸。
上述内置式手机天线的高频辐射部具有至少两个分支,在保持天线小巧的情况下可增加高频辐射部响应带宽;而低频辐射部的迂回曲折型的分支设计减小了天线的长度,有利于手机天线的小型化;低频辐射部的另一条分支的至少一部分由高频辐射部所在的平面倾斜向下延伸,这也增加了低频辐射部的响应带宽。因此,上述内置式手机天线可在天线载体高度较低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性能,可高效率、高增益地实现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置式手机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内置式手机天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内置式手机天线包括天线载体(图中未示出)和天线辐射体。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天线主体和自天线主体向下弯折形成的馈电点1和接地点2,馈电点1和接地点2分别和手机主板(图中未示出)上的馈电点和GND连接。
所述天线主体为一条导体支路,包括彼此相连的高频辐射部10和低频辐射部20。所述高频辐射部10和低频辐射部20的起始端均与馈电点1和接地点2相连。
所述高频辐射部10呈平板状,其起始端与馈电点1和接地点2相连,而其终端为彼此相连的两个等长的直线状分支12、14,这两个分支12、14共面且相互平行,并且这两个分支12、14中间形成一条窄缝16。这样,在保持天线小巧的情况下可增大高频辐射部10的面积,增加高频辐射部10的响应带宽。
所述低频辐射部20的起始端与馈电点1和接地点2以及高频辐射部10的起始端相连,经过一段走线22后变为两个分支24、26。所述走线22大致呈L形,其起始端与高频辐射部10相连,且与高频辐射部10所在的平面间形成一个锐角,其终端与高频辐射部10共面。所述两个分支24、26与走线22的终端相连,其中一个分支24与高频辐射部10共面,为迂回弯折状,且其中间形成一条L形的窄缝27。另一条分支26的起始端与高频辐射部10共面,其终端则与高频辐射部10所在的平面间形成一个夹角,由高频辐射部10所在的平面倾斜向下延伸至高频辐射部10的下方。分支26的终端呈直线型的窄条状,与走线22的起始端平行,且与走线22的起始端间形成一条窄缝28。
所述高频辐射部10和低频辐射部20的分支24间形成一条窄缝30。走线22与高频辐射部10和低频辐射部20的分支24间形成一条大致呈L形的窄缝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附件用环氧座
- 下一篇:一种天线子系统、天线单元和射频拉远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