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4167.9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4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家奇;楚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2 | 分类号: | H01R12/22;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1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连接电子组件的子电路板与主电路板的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一般电器设备的整体电气电路中,主要是由电路板作为电气组件配设的主体,并经由电气电路的布设而构成电气组件之间的线路连结,以达到整合运作效果,其电气电路的布设为了能使电气设备的形体相配合,而可朝向以多数电路板加以连结的方向设计,能符合空间配置的需求。
因此,即有电气电路是利用板对板连接器的插接,进一步构成电路板间的电气电路连结,其板对板连接器除了具有令电路板间的电气电路相连接的效果外,更令相连结的电路板间具有可抽换的插拔特性,而使整体电气电路的配设更符合模块化的设计需求,以方便电气电路的修护,甚至于方便对电气电路功能的升级。
习知板对板连接器如美国专利号US6,293,805所示,该板对板连接器焊接于一电路板再与另一电路板对接后,导电端子接触部与电路板接触部电性接触实现数据信号传输,由于连接器的每个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电路板相对接的接触部精准对接才能保证数据信号的正确传输,但美国专利号US6,293,805所揭露的连接器导电端子接触部与电路板接触部结合过程中没有定位机构,无法确保板对板连接器与对接电路板的精准对接,同时,该对接电路板相对于连接器在纵向和横向上晃动,固定不够牢固,影响到连接器信号传输。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缺陷与不足,经过长期研究,创设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不足和缺陷的创作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习知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连接电子组件的子电路板与主电路板的板对板连接器,该板对板连接器与电路板结合过程中具有导正作用的嵌合座,该嵌合座确保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电路板的接触部精准对接,且于嵌合座上组装有保护盖从而形成具有持久耐用的板对板连接器。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用于连接电子组件的子电路板于主电路板上,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及保护盖。其中绝缘本体为一长板状,具有对接面与焊接面,于对接面大致位于中间位置处设置一嵌合座,嵌合座两侧各具有一凹部,凹部表面凸起形成一扣持块,于嵌合座的两侧端形成斜面便于导引板对板连接器与主电路板导正结合;保护盖具有一基部,自基部两侧延伸弯折形成两挟持壁,贯通挟持壁中间部位形成一扣持孔,基部两端延伸弯折形成两舌部,挟持壁挟持于嵌合座的凹部中,扣持孔与扣持块结合从而将整个保护盖稳定固定于嵌合座上。嵌合座导引板对板连接器与电路板对接后,确保板对板连接器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电路板的接触部精准对接,而经过组装有保护盖的嵌合座的结构强度及耐磨程度得到加强,提高连接器使用率。
与习知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板对板连接器的对接面设有便于导引电路板对接的嵌合座,确保了板对板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接触部与电路板接触部精准对接及与电路板牢固接合,且于嵌合座上组装一保护盖,该保护盖用于防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电路板套接孔磨损甚至刮损嵌合座,从而实现板对板连接器与电路板精准对接的同时使板对板连接器具有持久耐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创作板对板连接器与电路板结合之立体图;
图2为本创作板对板连接器之立体图;
图3为本创作板对板连接器之立体分解图;及
图4为本创作板对板连接器与主电路板分解图。
100—板对板连接器,10—绝缘本体,11—对接面,12—焊接面,13—收容槽,14—嵌合座,141—凹部,142—扣持块,143—斜面,20—导电端子,21—焊接部,22—接触部,30—保护盖,31—基部,32—挟持壁,33—扣持孔,34—舌部,200—子电路板,300—主电路板,301—套接孔,302—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详细说明本创作的实施结构,现配合附图结合本创作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创作详加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之一具体实施例,该板对板连接器100用于连接电子组件的子电路板200于主电路板300,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0、多个导电端子20及保护盖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4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隔离带清洗机
- 下一篇:带室外空气净化装置的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