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卷针在审
申请号: | 200820093917.0 | 申请日: | 200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4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吕江英;胡汶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耀安电池电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38;H01M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峰 |
地址: | 518116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制造工装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卷针。
背景技术
电池卷针是生产采用卷绕式电芯电池的重要工装部件。现有的用于生产卷绕式锂电池的卷针采用板状主、副卷针叠置而成,在卷绕过程中,由于卷针不能准确有效地控制正负极耳的位置,不能满足卷绕式锂电池对正负极耳位置准确性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申请日为2004年11月11日的中国专利200420095236.X公开了“一种电池卷绕用卷针”,该卷针在主副卷针上对应于正负极片的位置分别设置定位孔,主副卷针叠置时其定位孔重叠,只要控制正负极耳的投影位于该定位孔内,即可准确控制正负极耳的位置,满足电池对正负极耳位置准确性的要求。
上述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池正负极耳在电芯卷绕过程中的定位问题,但仍然存在如下缺陷:
1、卷针的定位孔只是用来作为电池正负极耳的定位位置的参照,在实际操作中,其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受工人的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影响,因此电池正负极耳的定位准确性难于保证;
2、电池正负极耳的定位需要经过目测进行,效率低,直接影响电芯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卷针,通过卷针直接对电池正负极耳进行定位,降低电池正负极耳定位精度受工人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影响,提高电池正负极耳的定位精度和电芯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池卷针,包括板状主卷针和板状副卷针,该主卷针包括主针体和与主针体尾端连接的卷针座,该副卷针包括与所述主针体叠置且尾端可在所述卷针座内插拔的副针体,所述主、副针体分别包括针头段和卷绕段,该主针体的针头段宽度小于等于其卷绕段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还包括位于所述主针体和/或副针体两侧的极耳定位开口槽,该极耳定位开口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卷针的长度方向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针中,所述极耳定位开口槽的长度与电池极耳的金属条长度相适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针中,所述极耳定位开口槽位于所述主针体和/或副针体的所述针头段和卷绕段之间或位于所述主针体和/或副针体的尾端,或所述卷针一侧的极耳定位开口槽位于所述主针体和/或副针体的所述针头段和卷绕段之间、另一侧的极耳定位开口槽位于所述主针体和/或副针体的尾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针中,所述两个极耳定位开口槽仅设置在所述主卷针上,所述副卷针对应于该两个极耳定位开口槽的位置的针体宽度位于该两个极耳定位开口槽相邻边的宽度之间;或所述两个极耳定位开口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卷针和所述副卷针上,所述主卷针与副卷针叠置时该两个极耳定位开口槽与所述针体不重叠;或在所述主卷针和所述副卷针上分别设置两个极耳定位开口槽,在该主卷针和该副卷针叠置时其两对极耳定位开口槽分别对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针中,所述主针体包括设置在其针头段端部的定位槽,所述副针体包括设置在其针头段与所述定位槽配合使所述副针体与所述主针体叠置配合到位的定位销。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针中,所述定位槽包括喇叭状的开口边和与所述定位销配合并连接所述开口边的圆弧边。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针,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利用卷针的极耳定位槽直接对电池正负极片进行定位,操作简单方便,大大降低了人为操作因素对电池正负极耳定位精度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精度;
2.利用卷针的极耳定位槽,工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电池正负极耳的准确定位,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卷针实施例一主卷针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卷针实施例一副卷针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卷针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卷针实施例二主卷针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卷针实施例二副卷针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耀安电池电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耀安电池电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3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