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探针式弹簧电子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1835.2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1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湘威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M2/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褚治保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弹簧 电子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针式弹簧电子连接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探针式电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按传统用于对充电电池(Battery)或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电讯传输等方面的探针式弹簧电子连接器,其构造包括金属壳体及收容于金属壳体内的金属探针与压缩弹簧,藉由压缩弹簧一端与电路板的连通,当金属探针抵压该压缩弹簧另一端时来达到电讯传输的目的。由于压缩弹簧仅与顶针(未开孔)的底部接触在动态压缩时会产生瞬间不接触和低接触现象。且被压缩形变时直接影响电阻的高低差,因而,使得电流忽高忽低忽断忽续的传输而影响到电讯传输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提供低电阻、有效杜绝断电现象、电讯传输稳定,且制造成本低而产能高的探针式弹簧电子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探针式弹簧电子连接器,包括上端开孔、下端封闭的金属套壳,上端封闭下端开孔的顶针,及一端在顶针孔内另一端在套壳孔内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一端外径较小,小于但接近顶针开孔的孔径,弹簧另一端外径较大,小于但接近套壳开孔的孔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顶针上端比下端细,上端顶部为圆形或平顶或部分圆形部分平顶,下端开有空心孔;弹簧为压簧;套壳的上端开有空心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套壳的上沿为收口,收口的内径小于顶针下部外径而大于顶针上部外径。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低电阻、不断电、电讯传输稳定,且组装便捷,能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于充电电池座上的组合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于充电电池座上的组合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探针式弹簧电子连接器1主要包括:金属套壳2、探针3及压缩弹簧4。金属套壳2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且上沿为收口,收口的内径小于顶针下部外径而大于顶针上部外径。探针3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上端比下端细,上端顶部为圆形或平顶或部分圆形部分平顶,下端开有空心孔,金属套壳和顶针的收容室的内壁镀都设有导电层。。压缩弹簧的外径较小端组装在顶针孔内,而且其外径与孔径相差很小,弹簧与顶针的内孔有充分紧密的接触,同样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套壳的内孔壁也有充分紧密接触,这样使连接器顶针压缩后处于工作状态时,而且不管是静态还是动态压缩工作状态中,压缩弹簧两端都能与相应孔壁保持良好的接触,确保绝不会出现瞬间不接触或轻接触现象,能彻底杜绝探针式弹簧电子连接器所谓的断电现象。
金属套壳2由金属板材以卷曲方式形成柱状或由车床车制而成,具有铆接侧20、底部21及收容室22,该对铆接侧20上设有穿孔201用于提供探针3露出。另,收容室22的内壁221进一步设有以选择式镀金的导电层,用于强化电讯传输的效率。
该顶针3,是经车床车制或冲制弯折成形,整个探针下端组装于收容室22内,顶针3具有接触端30为长圆形,用于与电讯对接的端子接触,及收容室32内组装有压缩弹簧外径较小的一端40。其中该接触端30于组装后是部份露出于金属套壳2之外。
该压缩弹簧4的另一端41则组装在金属套壳2的收容室22内,由于弹簧4的每端与相应收容室22、32接触为紧密接触,即弹簧4的外径与收容室22、32的直径尺寸相差很小,而且其弹簧4在两个收容室22、32内均有数圈的接触配合,故不论是静态压缩还是动态压缩时均有良好的大面积、多个点的接触。
本实用新型探针式弹簧电子连接器组合于充电电池座时,是有五个电讯传输处如图3,4所示(为便于介绍,图上仅剖示出一个),依序将探针3及压缩弹簧4和金属套壳2先组装成成品探针,然后再将探针组装到充电电池座7的组装槽70内。一旦进行充电作业时,该探针3会被受压下移,此时弹簧上端40与顶针收容室32孔壁紧密接触,弹簧下端41与金属套壳2的收容室22的内壁221紧密接触,而可将电讯稳定传输,不会产生断电现象。
该连接器组装后,套壳2的上端20为收口,收口20的内径小于顶针3下部31的外径而大于顶针3上部301的外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探针式弹簧电子连接器确能达到创作的目的,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施例,太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为的各种修饰与变化,仍应包含于本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湘威,未经吴湘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1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线快速接头
- 下一篇:载置托盘以及薄板保持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