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载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1628.7 | 申请日: | 2008-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9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邓宝宁;王志根;刘建伟;董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0 | 分类号: | H02H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金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载保护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家电控制器的负载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在家电控制器中,经常用到可控硅来控制各种负载,如微波炉的磁控管、搅拌机的电机、洗衣机的电机以及空调的压缩机等。当这些家电处于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电磁环境的影响,如电磁干扰、打雷、或者电焊等,都有可能对家电控制器产生很大的冲击而导致其失控。例如对微波炉来说,如果其控制器受到外界的电磁环境的冲击,将有可能导致其控制磁控管的可控硅失去控制,从而导致磁控管长期导通、无法关闭而出现事故。而在现有的设计方案中,一般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微波炉、空调、冰箱等家电,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载保护电路,该电路可以消除家用电器使用时受外界电磁环境冲击的潜在安全隐患,使家用电器的可靠性、安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载保护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控制器、可控硅控制电路和负载,在所述控制器和可控硅控制电路之间还连接有隔直流通交流电元件或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在控制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自动切断可控硅控制电路,把相关的负载停掉,从而保护了负载,消除了安全隐患,使家用电器的可靠性、安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载保护电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载保护电路一个实施例中方波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该图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载保护电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顺序连接的控制器MCU、可控硅控制电路和负载MOTOR,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包括分别从MCU的引出的两条控制电路,其中一条控制电路由二极管D2、D3和电容C1组成的整流滤波组件、三极管TR1和继电器RY1顺序连接而成,RY1的输出端与MOTOR连接火线L的一端相连,且在RY1的输入端还并联有整流二极管D1,D1的正极与TR1的集电极相连,而起隔直流通交流作用的电容C2连接于在MCU的输出口IO1和由二极管D2、D3和电容C1组成的整流滤波组件之间,其中C2的正极与IO1口相连;
可控硅控制电路的另一条控制电路包括有起基极与MCU的输入口IO2相连的三极管TR2、与TR2相连的可控硅SCR1,该SCR1还与MOTOR的一端及交流电的零线N相连。
在正常的情况下,通过可控硅SCR1来控制MOTOR开关的原理是:从MCU的IO1口输出一个约1K的方波,参考图2,该图是本实施例中方波的波形图;方波可看做是一个交流信号,从IO1口输出的方波经C2耦合、D2,D3整流、C1滤波后,变成一个直流的高电平信号,加在三极管TR1的基极上,使TR1导通而控制继电器RY1吸合,MOTOR的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火线L接通;同时MCU的IO2口输出高电平,使TR2导通而控制可控硅SCR1导通,MOTOR就可开通了。
在异常情况下,当MCU在外界的严重干扰下失控时,从IO1口输出的波形就会消失,IO1口可能会由于失控而输出一个固定的低电平或高电平,而无法输出正常的方波,即此时IO1口的输出信号从正常情况下的交流信号变成了直流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该直流信号一经输出,即被起通交流隔直流作用的C2隔断,使TR1自动截止而控制继电器RY1断开,MOTOR自动断开与交流电源的火线L的连接,从而使负载MOTOR自动停止,起到了保护负载MOTOR的作用。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RY1、TR1、D1、D2、C1、C2等器件组成了一个保护电路,在MCU异常的情况下自动切断负载,起到保护负载的作用。此电路也可用于继电器、IGBT等其他驱动电路上以保护负载,其原理都是类似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1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系统中的设备选择控制装置
- 下一篇:金属材料加工用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