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燃煤、农作物秸秆的家用采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1195.5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廖广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广源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9/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6200黑龙江省绥滨县***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农作物 秸秆 家用 采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采暖炉。
背景技术
家用采暖炉可用于家庭生活做饭和取暖,具有占地面积小、费用低、可燃煤或农作物秸秆等特点。但现有的家用采暖炉只设有一个燃烧室,无法适应燃煤或农作物秸秆的变换。如授权公告号为CN2793592Y、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7月5日、专利号为200520021004.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铜热导管家用采暖炉”就存在上述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家用采暖炉只设有一个燃烧室,无法适应燃煤或农作物秸秆的变换,进而提供了一种可燃煤、农作物秸秆的家用采暖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采暖炉包括炉体、活动炉箅子、第一打灰杆、第二打灰杆、刮灰框架、纵向加热管束、刮灰器和横向加热管束,所述炉体的内腔由第一燃烧室和烟道构成,所述炉体上开有燃料入口、烟道出口、出水口和回水口,所述采暖炉还包括第二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炉箅子、节煤器和两个滑道;所述刮灰框架水平固定设置在烟道的下部内,刮灰器设置在刮灰框架的上方,刮灰器的上端面与第一打灰杆和第二打灰杆的下端固接,第一打灰杆和第二打灰杆的上端穿过炉体的上壁露在炉体的外面,纵向加热管束位于烟道内的上部,纵向加热管束的上端与炉体的上内壁固接,纵向加热管束的下端穿过刮灰器和刮灰框架并与炉体的内壁连接,横向加热管束水平设置在炉体内的中部,横向加热管束的两端与炉体的前、后侧壁连通;活动炉箅子位于第一燃烧室的下方,活动炉箅子安装在炉体的底端壁上,第二燃烧室炉箅子安装在第二燃烧室的底端面上,两个滑道分别安装在炉体底端壁外表面的前后两侧,第二燃烧室位于炉体的下方,第二燃烧室安装在两个滑道上,节煤器安装在炉体的底端壁上且节煤器的一端与活动炉箅子连接,节煤器的下端面与两个滑道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有两个燃烧室,以适应燃煤或农作物秸秆的变换,在燃煤时,还可通过节煤器来改变燃煤燃烧室的大小,节约用煤并使燃烧效果达到最佳。本实用新型可直接与烟囱相连通,也可通过火炕与烟囱相连通,用于家庭生活和取暖。此外,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锅灶和采暖炉一体化,投入和消耗的费用低,用煤、木材和农作物废料做燃料均可,节约烧材50%以上;2、做饭和取暖可同时进行,热量被充分利用,室内取暖效果好;3、由于取消了分离式采暖炉,不占用地面和空间、不用人另烧锅炉,使室内更环保;4、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安装容易、使用寿命长和安全可靠;5、升温速度快,点火后30分钟左右可达到供暖温度,热效率高;6、加热管的外壁及炉内壁的积灰可及时清除掉,火的流向可调整,减少了热量的损失,提高了采暖炉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3是第二燃烧室与滑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活动炉箅子与节煤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节煤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可燃煤、农作物秸秆的家用采暖炉包括炉体1、活动炉箅子13、第一打灰杆7、第二打灰杆8、刮灰框架35、纵向加热管束5、刮灰器23和横向加热管束25,所述炉体1的内腔由第一燃烧室33和烟道34构成,所述炉体1上开有燃料入口3、烟道出口11、出水口9和回水口16,所述采暖炉还包括第二燃烧室18、第二燃烧室炉箅子17、节煤器20和两个滑道15;所述刮灰框架35水平固定设置在烟道34的下部内,刮灰器23设置在刮灰框架35的上方,刮灰器23的上端面与第一打灰杆7和第二打灰杆8的下端固接,第一打灰杆7和第二打灰杆8的上端穿过炉体1的上壁露在炉体1的外面,纵向加热管束5位于烟道34内的上部,纵向加热管束5的上端与炉体1的上内壁固接,纵向加热管束5的下端穿过刮灰器23和刮灰框架35并与炉体1的内壁连接,横向加热管束25水平设置在炉体1内的中部,横向加热管束25的两端与炉体1的前、后侧壁连通;活动炉箅子13位于第一燃烧室33的下方,活动炉箅子13安装在炉体1的底端壁上,第二燃烧室炉箅子17安装在第二燃烧室18的底端面上,两个滑道15分别安装在炉体1底端壁外表面的前后两侧,第二燃烧室18位于炉体1的下方,第二燃烧室18安装在两个滑道15上,节煤器20安装在炉体1的底端壁上且节煤器20的一端与活动炉箅子13连接,节煤器20的下端面与两个滑道15滑动连接。
炉体1的上下壁和四壁相互连通,炉体1的上下壁和四壁均为由双铁板制成的且可装有水的加热循环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广源,未经廖广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1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