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分离与进水碱度补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0902.9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6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石宪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宪奎;樊秀芹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7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分离 进水 碱度 补偿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完成污水厌氧处理反应器出水污泥分离回用与进水碱度补偿过程的装置。
背景技术
EGSB和IC反应器是以其高液体流速来实现强化基质搅拌、提高传质推动力的,但是会引起反应器内污泥随出水流出而损失并降低出水质量。目前工程上是采用出水口设压力曲筛分离污泥,但由于压力曲筛易堵塞需要人工清洗且截流污泥无法回用,同时要利用反应器出水含有的碱度只能增加回流管道至调节池进行混合,既增加年能耗又不易调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灵活的能够克服现有工艺中污泥分离回用与进出水混合效果不足的一种污泥分离回用与进水碱度补偿器,该装置能同时实现污泥分离后回用以及进出水的混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封闭的有倾斜底板的矩形箱内安装一个水力旋流器,其特征是矩形箱子被两个纵向隔板分隔成两个区,从调节池来水管向右依次是污泥分离区和污泥与进水混合区。水力旋流器安装在污泥分离区,反应器出水经进入管以一定流速进入水力旋流器,上清液由溢流排放管排出,含泥浓缩液经污泥排放口流出在分离区与经调节池进水管来的原水接触一同经隔板折流后进入混合区,混合液经出水管由泵打入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灵活。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完成反应器出水污泥分离的同时实现污泥的回流,从而对进水碱度进行补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剖面示意图。1—反应器出水进入管,2—调节池来水管,3—出水管,4—溢流排放管,5—旋流器,6—污泥排放口,7—混合区,8—隔板,9—壳体,10—分离区,11—检修孔。
具体实施方式:在封闭的有倾斜底板的矩形箱9壳体内,安装两个纵向隔板8,其特征是纵向隔板8将矩形箱9壳体分隔成污泥分离区10和混合区7两个区域。靠近分离区的隔板下部与倾斜底板间留有缝隙,而靠近混合区的隔板上部与矩形箱9壳体之间和下部与倾斜底板间都留有缝隙,这些缝隙具有强制混合作用。反应器出水经进入管1进入水力旋流器5,上清液由溢流排放管4排出,含泥浓缩液经污泥排放口6流出,原水经矩形箱壳体前的调节池来水管2进入污泥分离区10,在此与含泥浓缩液接触一起经隔板缝隙进入混合区7,混合后的含泥原水经矩形箱壳体后的出水管3进入反应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夹带污泥的反应器出水经进水管自流入水力旋流器进行污泥浓缩,旋流器上清液经溢流排放管外排。污泥浓缩液从旋流器底口流出进入分离区与来自调节池的污水接触,一起经过隔板缝隙折流后进入混合区,在混合区充分混合后经出水管由泵打入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宪奎;樊秀芹,未经石宪奎;樊秀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9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洞穴式药物中转间
- 下一篇:带软化功能的饮水机专用净水器及软化芯再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