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旋高效燃烧家用生物质多功能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0657.1 | 申请日: | 200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6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述洋;常同立;徐凯宏;刘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述洋;常同立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旋 高效 燃烧 家用 生物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生物质多功能炉,属于家庭用生活炉。
技术背景:
生物质燃料具有热值偏低、火力不强、容易产生焦油等特点。生物质燃料用于家庭生活使用时,焦油问题会污染环境,是室内具有难闻气味;热值低和火力不强问题影响快火炒菜味道。如果生物质燃烧不充分,上述现象更加明显。因此改善家庭用生物质燃料炉具的燃烧状况是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是设计并提供一种家庭用高效燃烧生物质多功能炉,该炉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供家庭日常生活使用,用来解决居民日常炊事工作需要,兼具备满足采暖和洗浴用加热水功能。通常,炉具从炉篦底部进风,燃料燃烧后产生上升火焰和热气流,火焰和热气流没有侧向运动。一些具有二次配风的炉具,二次配风口采用沿炉膛径向均布的圆孔。二次配风进风与炉膛燃烧形成的可燃气流混合不充分,影响充分燃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新型配风装置改善了炉子内燃烧状况,炉篦中心处的一次配风口采用窄长缝隙(见图1和图3),开口与径向夹角w度,可以使炉火和热气呈现螺旋运动状态。二次配风口采用窄长缝隙(见图1和图5),开口与径向夹角w度,二次配风道内部有与径向夹角w度的均布导风板(见图4),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能够与二次配风空气进一步混合燃烧,使燃烧进行更加充分。家用生物质多功能炉是由储灰抽屉、炉篦疏通机构、旋向一次配风口、炉膛、旋向二次配风口、封火盖、水套、拔火筒、炉盖、吸热水环、吸热水管、烟道水套、烟道、排烟吸热水管、保温层、耐火材料层、配风管道、风机、炉篦子、自然通风口、风机控制器、炉门等部分组成。
本实用新型用于家庭日常炊事、采暖、洗浴使用,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优点和特点:
1、合理的配风设计,炉内火焰和热气呈现,螺旋上升势态。
2、半气化可燃气体在螺旋上升过程中与热空气充分混合,进行再次燃烧。燃烧过程进行的更为充分;
3、炊事时,炉火燃烧猛烈,发热量大,火力强;
4、热效率高,节省燃料;
5、清洁卫生,减少室内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剖视。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次配风口结构简图,A-A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配风道结构简图,B-B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配风口结构简图,C向视图。
图1中:1.储灰抽屉、2.炉篦疏通机构、3.一次配风配风口、4.炉膛、5.二次配风口、6.封火盖、7.水套、8.拔火筒、9.炉盖、10.吸热水环、11.吸热水管、12.烟道水套、13.烟道、14.排烟吸热水管、15.保温层、16.耐火材料层、17.配风管道、18.风机、19.炉篦子。
图2中:25.自然通风口、26.风机控制器、27.炉门。
图3中:19.炉篦子,23.一次风道口,24.一次配风口。
图4中:25.二次风道入口,26.蜗壳挡板,27.导风板。
图5中:28.配风盖,29.二次配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1.如图1所示,炉具有两组配风口,使炉内火焰和热气呈螺旋旋转上升状态。
2.如图1和图3所示,炉具旋向一次配风口采用窄长槽形式,圆周分部。窄长槽与径向成w度角度。一次配风使炉内火焰成旋转状态,进一步与热气流上升运动合成呈现螺旋上升状态。w=30°~60°。
3.如图4所示,二次配风通道采用旋向蜗壳形式,内部径向分部有与径向成w度角度导风板。空气进入二次配风道后,受蜗壳挡板导向作用,空气在二次配风通道内呈现水平旋转运动。并进一步在导风板引导下,沿径向成w度方向喷出。
4.如图5所示,炉具旋向二次配风口采用窄长槽形式,圆周分部。窄长槽与径向成w度角度,与铅锤方向成w度角度。二次配风口顺应气流运动,窄长槽开口可以提高可燃气体与空气接触面积,是二者充分混合,促进燃烧。并使炉内火焰成旋转上升状态,火焰具有旋转内聚特点,提高火力。
5.炉子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风机鼓风两种方式。炊事活动以风机鼓风为主要方式,其它情况视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和风机鼓风两种方式。
6.风机采用可控硅调速,节省电能消耗。
7.炉子采用吸热水环提高采暖能力,采用多处吸热水套和吸热水管提高热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述洋;常同立,未经王述洋;常同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6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