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镶铸式隔磁结构的铸钢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0112.0 | 申请日: | 200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7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增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增禄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H02K1/2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吉东 |
地址: | 163316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镶铸式隔磁 结构 铸钢 转子 | ||
技术领域
镶铸式隔磁结构的铸钢转子涉及到一种电机转子,具体涉及到稀土永磁电机的低碳钢转子。
背景技术
稀土永磁电机,尤其是稀土永磁三相同步电机,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功率因数高、节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该系列电机的转子采用低碳钢整体铸造而成,根据设计要求,转子外圆均匀分布一定数量的隔磁槽,目前,这种又窄又深的隔磁槽是通过机械加工来实现的,不但难以保证所有隔磁槽间隙相等,还有机械加工难度大、加工速度慢、加工成本高的缺点,不适用于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铸钢转子的加工难度大、加工速度慢、不适用于批量生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镶铸式隔磁结构的铸钢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镶铸式隔磁结构的铸钢转子包括铸钢体、n个永磁体、两个端盖、n根隔磁条和n个压条,其特征在于铸钢体为中心带有通孔的圆柱体,沿铸钢体的圆周均匀分布有n个T形凹槽,永磁体嵌入固定在所述T形凹槽内,隔磁条是端面为矩形的长板形件,隔磁条嵌入铸钢体上的每两个相邻的T形凹槽的中间,端盖是中心带有通孔的正n边形,在每条边的中间有一个压条固定块,两个端盖分别固定在铸钢体的两端,每根压条嵌入每个T形凹槽上部内,与所述T型凹槽上部紧密结合,并且所述压条压在永磁体的上面,每根压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盖上的压条固定块固定连接,其中,所述n为稀土永磁电机的极数。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铸钢转子体上浇铸隔磁片的方式形成隔磁间隙,不但能够保证隔磁间隙的一致,还减少了转子加工过程中加工隔磁槽的机械加工工艺,提高了加工速度,适用于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中的隔磁条靠近转子中心一侧的末端的横截面增大,使隔磁片与铸钢体结合更紧密、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铸钢体1的端面示意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所述的隔磁条2的端面示意图,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隔磁环6为贯穿于铸钢体1的中心通孔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镶铸式隔磁结构的铸钢转子包括铸钢体1、n个永磁体5、两个端盖4、n根隔磁条2和n个压条3,铸钢体1为中心带有通孔的圆柱体,沿铸钢体1的圆周均匀分布有n个T形凹槽,永磁体5嵌入固定在所述T形凹槽7内,隔磁条2是端面为矩形的长板形件,隔磁条2嵌入铸钢体1上的每两个相邻的T形凹槽7的中间,端盖4是中心带有通孔的正n边形,在每条边的中间有一个压条固定块4-1,两个端盖4分别固定在铸钢体1的两端,每根压条3嵌入每个T形凹槽上部7-1内,与所述T型凹槽上部7-1紧密结合,并且所述压条3压在永磁体5的上面,每根压条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盖4上的压条固定块4-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n为稀土永磁电机的极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4与铸钢体1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钉连接,所述压条3与端盖4上的压条固定块4-1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钉或螺栓连接。
参见图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隔磁条2,在靠近铸钢体1中心一端的末端2-1的一侧或者两侧带有突起。这种结构,可以使隔磁条2与铸钢体结合的更紧密、牢靠。
参见图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T型凹槽上部7-1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靠近圆周一侧的底边为短边。这种结构能够使压条与铸钢体1结合的更紧密,更牢固的固定T形凹槽中的永磁体5,防止在转子高速旋转时永磁体5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位置发生变动。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镶铸式隔磁结构的铸钢转子的区别在于,它还包括隔磁环6,隔磁环6固定在铸钢体1中心通孔的内侧壁上,参见图3,所述隔磁环6是多个圆环均匀分布在铸钢体1的中心通孔内,参见图7,所述隔磁环6还可以是一个长圆环贯穿于铸钢体1的中心通孔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隔磁环6可以采用焊接或者浇铸的方式固定在铸钢体1的中心通孔的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增禄,未经林增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