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三铧犁、五铧犁的便于调节的犁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9842.9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55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臣;王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孝成 |
主分类号: | A01B15/12 | 分类号: | A01B15/12;A01B1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10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三铧犁 五铧犁 便于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犁辕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为ZL200410043936.9、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5月16日、授权公告号为CN1315364C、名称为“可调式三铧犁”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垄距的三铧犁,该可调式三铧犁可根据垄距的变化随时调整顺梁在横梁上的横向位置,也可调节犁铧在顺梁上的高低位置,但该可调式三铧犁顺梁在横梁上的角度不能变化,犁铧在顺梁上的角度也不能变化,使其不能根据土质的软硬程度来调节犁铧的入土角度,影响了耕作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可调式三铧犁顺梁在横梁上的角度不能变化,犁铧在顺梁上的角度也不能变化,使其不能根据土质的软硬程度来调节犁铧的入土角度,影响了耕作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三铧犁、五铧犁的便于调节的犁辕装置。本实用新型包含滚轮架、立面滚轮、支撑梁、轴杆、手轮、支撑管、螺纹套、螺纹丝杠、犁铧调节装置、犁辕本体、犁辕牵引板、夹板和环套,立面滚轮设置在滚轮架内的前侧,支撑梁的前端与滚轮架的后端固定连接,夹板固定在支撑梁的后端,环套设置在夹板内,犁辕牵引板的上端与滚轮架的下端固定连接,犁辕本体设置在支撑梁的下侧,犁辕本体的前端与犁辕牵引板的下端铰接,犁铧调节装置设置在犁辕本体的后端,螺纹丝杠的下端与犁辕本体中部的上侧铰接,螺纹套与螺纹丝杠旋接,螺纹套的上端与支撑管的下端固定连接,轴杆的下部设置在环套内,轴杆的下端与支撑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手轮固定在轴杆的顶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可组装成三铧犁或五铧犁;二、可根据垄距的变化在耕作行走中随时调整犁辕装置之间的横向位置;三、可根据土质的软硬程度或耕作的需要来调节犁铧的入土角度和入土深度;四、结构简单、调整灵活;五、可与任何排种器组合成播种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滚轮架1及支撑梁4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3)本实施方式包含滚轮架1、立面滚轮2、支撑梁4、轴杆5、手轮6、支撑管7、螺纹套8、螺纹丝杠9、犁铧调节装置、犁辕本体17、犁辕牵引板18、夹板19和环套20,立面滚轮2设置在滚轮架1内的前侧,支撑梁4的前端与滚轮架1的后端固定连接,夹板19固定在支撑梁4的后端,环套20设置在夹板19内,犁辕牵引板18的上端与滚轮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犁辕本体17设置在支撑梁4的下侧,犁辕本体17的前端与犁辕牵引板18的下端铰接,犁铧调节装置设置在犁辕本体17的后端上,螺纹丝杠9的下端与犁辕本体17中部的上侧铰接,螺纹套8与螺纹丝杠9旋接,螺纹套8的上端与支撑管7的下端固定连接,轴杆5的下部设置在环套20内,轴杆5的下端与支撑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手轮6固定在轴杆5的顶端上。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的犁铧调节装置由螺杆10、第一调节螺母11、孔板12、犁钩13和第二调节螺母14组成,犁钩13的中部与犁辕本体17的后端铰接,螺杆10的下端与犁钩13的后端铰接,孔板12固定在犁钩13上侧的犁辕本体17的后端上,螺杆10的上部穿过孔板12,第一调节螺母11和第二调节螺母14均与螺杆10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母14设置在孔板12下侧的螺杆10上,第一调节螺母11设置在孔板12上侧的螺杆10上,犁钩13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5和第二连接孔16。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2)本实施方式的立面滚轮2由两个组成,两个立面滚轮2均设置在滚轮架1内的前侧上。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参见图3)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梁4的横截面为“T”字形。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的犁辕本体17的直径为35~80mm(即由45#圆钢制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参见图1、图2)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的不同点在于,它增加有平面滚轮3,平面滚轮3设置在滚轮架1后侧的底面上。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参见图1~图3)本实施方式的平面滚轮3由两个组成,两个平面滚轮3均设置在滚轮架1后侧的底面上。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工作原理:滚轮架1用于与横梁(比如背景技术提到的“可调式三铧犁”的横梁)套接,用于三铧犁则套三个,用于五铧犁则套五个。由于在滚轮架1上不但设置了立面滚轮2,还增设了平面滚轮3,因此大大减小了调节的阻力。调节犁辕本体17与地面的角度时,只需旋转手轮6,螺纹套8在螺纹丝杠9上顺时针旋转则犁辕本体17与支撑梁4的距离拉近,即向上提升了犁辕本体17,反之则使犁辕本体17下降。调节犁铧的角度时,首先调整第一调节螺母11和第二调节螺母14在螺杆10上的位置,角度确定后,将第一调节螺母11和第二调节螺母14相向旋紧在孔板12的两侧上即可。立面滚轮2和平面滚轮3均由两个组成,可以提高滚轮架1与横梁之间的平衡度。支撑梁4的横截面为“T”字形即可提高强度又可减轻重量(与槽钢、方钢相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孝成,未经王孝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8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砼填充空心薄壁构件成型模具
- 下一篇:酰胺化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