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8552.2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4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顺才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特别是涉及铅酸蓄电池的上盖。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在各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随着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对蓄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铅酸蓄电池通过蓄电池上盖中的加液孔加入电解液,通过电解液进行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转换,通过蓄电池上盖中的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进行充放电,而在放电过程中铅酸蓄电池存在放电不稳定的现象,影响电池性能和外部设备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可以有效解决现有铅酸蓄电池放电不稳定而影响电池性能和外部设备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包括盖体,盖体一侧边沿上设有正极接线端槽和负极接线端槽,正极接线端槽和负极接线端槽分别位于盖体的顶角处,其特征在于:正极接线端槽和负极接线端槽之间设有凹槽,凹槽与正极接线端槽之间设有通槽I,凹槽与负极接线端槽之间设有通槽II,正极接线端槽和负极接线端槽通过通槽I、凹槽和通槽II相通。
进一步的,通槽I和通槽II位于同一直线。
更进一步的,通槽I和通槽II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盖体上设有六个加液孔,加液孔按2×3方式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铅酸蓄电池的放电更稳定,在正极接线端槽和负极接线端槽之间的凹槽中设置稳流器,稳流器的导线穿过通槽I和通槽II后分别连接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使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流通过导线流经稳流器,从而使放电过程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包括盖体1,盖体1上设有六个加液孔7,加液孔7按2×3方式对称分布,盖体1一侧边沿上设有正极接线端槽2和负极接线端槽3,正极接线端槽2和负极接线端槽3分别位于盖体1的顶角处,正极接线端槽2和负极接线端槽3之间设有凹槽4,凹槽4与正极接线端槽2之间设有通槽I5,凹槽4与负极接线端槽3之间设有通槽II6,通槽I5和通槽II6位于同一直线并且宽度相同,正极接线端槽2和负极接线端槽3通过通槽I5、凹槽4和通槽II6相通。在凹槽4中设置稳流器,稳流器的导线穿过通槽I5和通槽II6分别连接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在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电流通过导线流经稳流器,从而使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顺才,未经王顺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8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锻炼棒
- 下一篇:一种速溶冻干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制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