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管纱积极退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8200.7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41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18 | 分类号: | B65H49/18;F16H1/06;F16H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03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络筒机 管纱 积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络纱机的退绕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自动络筒机管纱积极退绕装置等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随着纺纱技术的发展,络纱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络纱退绕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控制好退绕,是保证络纱质量和速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前市场上的各种络纱机的退绕机构中,只有被动退绕形式,没有积极退绕形式。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退绕丝线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1065454Y),其是由低速电机、隔热板、丝管架所组成,在低速电机上设置有一根长轴,长轴在低速电机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轴承,长轴的外面设置有一层外套,在外套的最上端与长轴的连接处又设置有一轴承;在外套的最下端设置有隔热板,在隔热板的上面设置有丝管架;在外套最上端轴承的上面设置有随动轮,随动轮用紧固螺钉锁紧在长轴上;随动轮的上表层还设置有若干个凸柱:在长轴的顶端设置有退绕盘,在退绕盘中央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凸台;在凸台内设置带有长轴直径原孔的铜盘,铜盘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大小与随动轮上表面相对应的凹槽;在铜盘的外层设置有圆型磁块。但这种退绕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无法直接使用普通纱管进行退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管纱积极退绕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退绕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无法直接使用普通纱管进行退绕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络筒机管纱积极退绕装置,包括可插纱管的插纱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纱锭子下端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底盘连接有可使插纱锭子旋转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当纱线开始退绕时,插着纱管的插纱锭子可以按纱线退绕方向的反方向转动,形成积极式退绕,减少了退绕张力,从而可以提高络纱速度。底盘上安装的插纱锭子可以是2~5个,这样退绕时,底盘只需旋转一个角度就可以更换插纱锭子上插着的纱管,效率较高。每个插纱锭子下端可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可与整台自动络筒机的控制装置设在一起,从而整体上控制退绕机构。控制装置可以自动控制驱动装置何时开始工作。插纱锭子具有一定的锥度,其与纱管的内表面相适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的转轴与插纱锭子的下端连接。电机可以直接带动插纱锭子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电机通过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大齿轮与插纱锭子的下端连接。电机可首先驱动小齿轮旋转,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进而使插纱锭子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电机连接有带轮I,带轮I通过皮带连接带轮II,带轮II与插纱锭子下端连接。电机可首先驱动带轮I旋转,通过皮带带动带轮II进而使插纱锭子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装置为变频控制机构或PLC控制机构或伺服控制机构。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较为简单、合理,可以直接使用普通纱管进行积极退绕,络纱退绕张力较为稳定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例的自动络筒机管纱积极退绕装置,如图1,有一个圆形的底盘1,底盘上设有三个可插纱管2的插纱锭子3,插纱锭子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便于插入纱管。插纱锭子3的下端连接有电机5,电机5与控制装置4连接。
使用时,通过控制装置4控制电机5进行工作,电机5带动插纱锭子3进行转动,从而插在插纱锭子上的纱管2也进行转动。纱线开始退绕时,插着纱管的插纱锭子按纱线退绕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从而减少了退绕张力。
实施例2:本例的自动络筒机管纱积极退绕装置,如图2,有一个圆形的底盘1,底盘上设有三个可插纱管2的插纱锭子3,插纱锭子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便于插入纱管。插纱锭子3的下端连接有大齿轮7,大齿轮7与小齿轮6啮合,小齿轮6由电机5驱动,电机与控制装置4连接。
使用时,通过控制装置4控制电机5进行工作,电机5通过相互啮合的大齿轮7、小齿轮6带动插纱锭子3进行转动,从而插在插纱锭子上的纱管2也进行转动。纱线开始退绕时,插着纱管的插纱锭子按纱线退绕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从而减少了退绕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8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有可拆装拖箱的两用摩托车
- 下一篇:基于PLC的10kV复杂供配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