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平面切削仪表机床的齿轮传动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4015.0 | 申请日: | 200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万川志;陈凌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羊立民 |
主分类号: | B23Q5/12 | 分类号: | B23Q5/12;F16H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银益 |
地址: | 311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切削 仪表 机床 齿轮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表机床,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平面切削仪表机床的齿轮传动箱装置。
背景技术
仪表机床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小型机械零件的设备。通常多平面的零件,比如扁、四方、六方、八方的形状,都是采用分度进行铣削的方法,其工效较低,因此如果要完成大批量的零件生产,加工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由此最近仪表机床生产行业中出现了一种多平面切削的仪表机床,其原理是利用动力传动轴与工件主轴的转速比,两轴同向作旋转运动,实现工件的多平面切削的同时完成。目前这类机床的结构都比较简单,完成工件横向和纵向进给的齿轮传动箱装置的结构如图3所示,箱内由动力传动轴2、工件主轴8、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3、过渡齿轮4和从动齿轮5一起构成动力传输装置,连接它们的分别是上、下支承架,其中上支承架6的上端托着主动齿轮3,下端与过渡齿轮4的转轴9活动相连;下支承架7的上端与过渡齿轮4的转轴9活动相连,下端与工件主轴8活动相连。主动齿轮3安装在动力传动轴2上,并可沿动力传动轴2作轴向滑动。工作时,动力传动轴2传递动力至主动齿轮3上,通过过渡齿轮4带动从动齿轮5跟着转动,达到两根工作轴的同向旋转并实现规定转速比。工件切削的纵向进给由齿轮传动箱沿动力传动轴2的轴向滑动来实现,横向进给则由工件主轴8的横向移动来实现。当工件主轴8作横向移动时,上、下支承架分别在各自的转轴上发生转动磨擦,较大的转动磨擦力存在,制约着支承架回旋转动时的灵活性,也影响着齿轮传动的效率,同时加大不良噪音的产生,加剧损耗。如何减小上、下支承架的转动磨擦,进而提升齿轮传动箱的工作效率,是值得设计者重点关注的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传动效率更高的多平面切削仪表机床的齿轮传动箱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平面切削仪表机床的齿轮传动箱装置,包括动力传动轴2、工件主轴8、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3、过渡齿轮4和从动齿轮5,以及相连它们的上、下支承架;其中上支承架6的上端托着主动齿轮3,下端与过渡齿轮4的转轴9活动相连;下支承架7的上端与过渡齿轮4的转轴9活动相连,下端与工件主轴8活动相连,所述活动相连的方式均为滚动轴承活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动力传动轴2的末端部位设有支承架10活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承架10活动相连的方式为滚动轴承活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动力传动轴2的前端部位形状为莫氏锥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上、下支承架均采用滚动轴承作为转轴的支承,其结构紧凑,旋转自如,安全可靠,大大改善了支承架结构的回旋性能,保证了齿轮传动的高效率。
2.动力传动轴的末端部位也加设滚动轴承支承架作为支承,避免以往传统中动力传动轴的悬空结构,大大提高了动力传动轴的回转精度和稳定性。
3.动力传动轴的前端部位采用莫氏锥度与主轴相连,保证了其与主轴的连接精度。
4.整套齿轮传动箱装置排布合理,工作中噪音低,损耗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传动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上、下支承架的侧视结构图。
图3是传统的齿轮传动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平面切削仪表机床的齿轮传动箱装置,包括动力传动轴2、工件主轴8、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3、过渡齿轮4和从动齿轮5,以及与相连它们的上、下支承架。上、下支承架的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上支承架6分左、右两组,上端都托住主动齿轮3的轮轴并可转动,下端则各开有一个支承孔,孔内装有滚动轴承分别与套入的过渡齿轮4的转轴9活动相连;下支承架7为单独一只,其上、下两端各开有一个支承孔,在上支承孔内装有滚动轴承与过渡齿轮4的转轴9活动相连,下支承孔内也装有滚动轴承与工件主轴8活动相连。
主动齿轮3安装在动力传动轴2上,由键固定,并可沿动力传动轴2作轴向滑移。工作时:动力传动轴2与安装在机床主轴上的动力轴1相连,动力轴1上的动力由动力传动轴2传递至主动齿轮3上,再通过过渡齿轮4带动从动齿轮5跟着旋转,最后实现两根工作主轴的同向旋转并且转速比为i=1∶2。工件加工的纵向进给由齿轮传动箱沿动力传动轴2的轴向移动来实现;横向进给由工件主轴8的横向移动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羊立民,未经羊立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4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