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奶瓶漂浮进气防胀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3982.5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2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连盛 |
主分类号: | A61J9/04 | 分类号: | A61J9/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阳建中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奶瓶 漂浮 进气防 胀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吸吮奶汁用的奶瓶装置,尤其是一种防胀气奶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用于婴儿吃奶的奶瓶,因婴儿在吸吮奶汁的过程中,容易使空气随呼吸进入奶瓶内,而使奶瓶内的奶有扎堆式的气泡产生,这些含有气泡的奶又被婴儿吸吮后进入腹内,累积达一定数量后,婴儿就易出现吐奶现象,如打嗝、呛奶、胀气等;时间长了,甚至易诱发气管、嗓子、鼻腔疾患,如婴儿用力吸吮所引起的中耳炎等,且采用这种奶瓶,增大了奶水中微量元素(维生素C)的流失,不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公开了一种奶瓶,奶瓶的滤奶器置于奶瓶的瓶身内,它与瓶盖、奶嘴配合连接,所述滤奶器呈中空的形状,它由进气盖和进气座配合连接构成,所述进气盖上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进气孔,进气盖与进气座配合后,在进气座上设置有一进奶耳,进奶耳上套置有塑料开闭阀,当婴儿吸奶时,塑料开闭阀被吸开,位于奶瓶底部的奶,通过开闭阀进入滤奶器后,再经过奶嘴而进入婴儿口腔;奶被吸出后,空气也需从开闭阀中进入瓶内,它虽解决了奶瓶防胀气的问题,但却因形成了吸奶、进气共用一个通道,存在易漏奶和防胀气效果较差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市场上还公开了一种奶瓶防胀气防漏装置,它包括奶瓶内设置的滤奶器组成,滤奶器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滤奶器的中空容腔相连通,滤奶器上还设置有一进气嘴与中空容腔连通,进气嘴上套置有一开闭阀,当奶瓶装入奶汁盖好套盖后,滤奶器上的进气孔与外界连通,从而形成进气孔至中空容腔到进气嘴,再到开闭阀,进入瓶内的通道,起到防胀气的功能,奶瓶倒置使用时,该开闭阀浸没在奶水中,因开闭阀为一带刀口的软体塑料,所以仍有少量奶水从开闭阀的刀口中溢出,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彻底打破现有技术,从而更好提高婴儿吃奶时所产生气泡的处理效率,而提供的一种奶瓶漂浮进气防胀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奶瓶漂浮进气防胀气装置,包括由硬料中层盖和软硅胶密封垫配合构成的滤奶器组成,硬料中层盖上设置有一内进气孔和与所述内进气孔连通的一进气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嘴通过软管与浮球连接,浮球上设置有气体通道。
如上所述的奶瓶漂浮进气防胀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的气体通道为一带有刀口的开闭阀。
如上所述的奶瓶漂浮进气防胀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的气体通道为一通孔。
如上所述的奶瓶漂浮进气防胀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硅胶密封垫边缘处设置有一外进气孔。
当硬料中层盖和软硅胶密封垫配合并置于瓶口盖上套盖时,该外进气孔的气流通道可不需通过滤奶器而直接进入瓶内,由于该外进气孔设置在软硅胶密封垫边缘,因此,它具有阻断液体通道,提供气流通道的功能,从而起到更好的防胀气效果。
当奶瓶装入奶汁盖好套盖后,硬料中层盖上的内进气孔与外界连通,经过进气嘴后,通过软管与浮球连接,构成第一进气阻液通道;当硬料中层盖和软硅胶密封垫配合并置于瓶口盖上套盖时,通过外进气孔与瓶内连接,构成第二进气阻液通道,因而可起到更好的防胀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浮球可随液面同步升降,彻底克服了奶瓶使用中易漏奶和胀气的缺陷,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分解图。
图3是图1中进液与进气通道互换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提供一种奶瓶漂浮进气防胀气装置,包括由硬料中层盖3和软硅胶密封垫2配合构成的滤奶器组成,硬料中层盖3上设置有一内进气孔31和与所述内进气孔31连通的一进气嘴32,所述进气嘴32通过软管与浮球5连接,所述浮球5的气体通道为一带有刀口的开闭阀,所述浮球5的球体向上方向也可设置一通孔用于通气。
所述软硅胶密封垫2的边缘处设置有一外进气孔21。
当硬料中层盖3和软硅胶密封垫2配合并置于瓶口盖上套盖6时,该外进气孔21的气流通道可不需通过滤奶器而直接进入瓶1内,由于该外进气孔21设置在软硅胶密封垫2边缘,因此,它具有阻断液体通道,提供气流通道的功能,从而起到更好的防胀气效果。
由上可知,当瓶1装入奶汁、套接奶嘴7、盖上套盖6后,硬料中层盖3上的内进气孔31与外界连通,经过进气嘴32后,通过软管与浮球5连接,构成第一进气阻液通道;当硬料中层盖3和软硅胶密封垫2配合并置于瓶口盖上套盖6时,通过外进气孔21与瓶内连接,构成第二进气阻液通道,因而可起到更好的防胀气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连盛,未经张连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3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圆柱扭剪仪重塑样击实器
- 下一篇:中药煎煮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