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筛制粒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2409.2 | 申请日: | 200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2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范春雷;寿旭锋;曲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春雷;寿旭锋;曲建全 |
主分类号: | B01J2/02 | 分类号: | B01J2/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53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筛制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化工机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制备细微颗粒的离心筛制粒机。
【背景技术】
现有医药、化工和生物领域的原料颗粒多采用乳化或滴液方式制备,这些制备方式存在下列不足:颗粒大小受孔径和溶液粘度限制,生产设备容易堵塞,清洗不便,由于设备孔径固定无法改变限制了颗粒粒径,制备的颗粒规格单一;制备颗粒用的固化液只能批次、间断添加,生产连续性差制备效率低;开放式生产使原料更易受微生物和灰尘的污染侵袭;制备好的颗粒必须在停机状态下收集,采用乳化方式制备的颗粒内部残存有矿物油无法彻底清除,严重影响颗粒质量,最终制备得到的颗粒大小各异,产品一致性差。此外,滴液法生产规模有限,无法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乳化方式制备的生产过程也过于复杂,操控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传统设备制备颗粒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无污染的封闭环境下连续高效制备颗粒的离心筛制粒机,这种机器制备的颗粒粒径均匀、球型度好、表面更光洁,收集时也无需停车,还能根据生产需要即时调整改变所制备的颗粒粒径,生产适应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离心筛制粒机,包括一个反应罐,其上部接有进液管,底部接有收集管,罐内设有一个可更换的侧壁开有复数个筛孔的筛桶,反应罐顶部设有一个和筛桶连通的加料管,筛桶安装在转轴上,转轴穿过反应罐和外置的调速电机连接。使用时制备颗粒的两种原液分别从进液管和加料管添加,筛桶旋转时利用离心力将一种原液从筛孔中甩出和罐内的另一原液结合连续高效的制备细微颗粒,得到的颗粒收集也很便利,通过调整筛桶的转速和更换不同规格筛桶还能改变甩出的原液液滴大小以制备不同粒径的颗粒,适应多种生产需要;反应罐底部的收集管用于收集制备完成的颗粒成品,实际使用中可加装阀门,使用更便利;整个生产过程中两种原液可以根据用量需要连续添加,工作连续性好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反应罐中环绕罐内壁设有一起瀑槽,起瀑槽高于筛孔所在工作面,反应罐外接一个带抽液泵的循环管,循环管一端接入反应罐内连接起瀑槽,另一端接在反应罐底部。通过抽液泵将反应罐内的生产原液不断抽回灌入起瀑槽中形成连续循环的原液水幕,筛桶内甩出的高粘度液滴碰到该原液水幕后接触反应形成要制备的颗粒落下,不会直接甩到反应罐内壁上粘住造成浪费,制得颗粒的得率在90%以上,较现有乳化或滴液方式制得颗粒的得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起瀑槽和筛桶外壁的水平间距为筛桶直径的1~20倍,确保从筛桶内离心甩出的粘稠液体和原液水幕结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反应罐底部和循环管连接处设有过滤筛网,防止制备得到的颗粒被抽液泵抽入循环管造成堵塞使水幕中断,影响正常生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反应罐上开有一个透明观察窗,通过观察窗可以很方便的看到反应罐中的制备反应,增强生产监控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反应罐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有助于观察反应罐中的制备反应,增强对生产的监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轴上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筛桶下方。搅拌桨的作用是对初步成形的颗粒充分搅拌,加速反应使其内部均匀固化,提高制备的颗粒品质,较现有乳化或滴液方式制得颗粒粒径更均匀、球型度更好、表面更光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反应罐为分体结构,由可拆卸的顶盖和罐身上下对接而成。可拆卸的分体结构便于对反应罐及其内部件的清洗和维护,也方便更换带不同孔径筛孔的筛桶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加料管呈斗状,便于向筛桶内加料。
本实用新型在封闭的反应罐内设置旋转的筛桶,利用离心力甩出生产原液和罐内的另一原液结合反应,连续高效的制备颗粒,得到的颗粒粒径更均匀、球型度更好、表面更光洁,颗粒收集也很便利,还可以通过更换筛桶和改变筛桶转速调整颗粒粒径,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一的侧向剖视图。
图中:1.电机、2.观察窗、3.循环管、4.起瀑槽、5.筛孔、6.抽液泵、7.过滤筛网、8.搅拌桨、9.转轴、10.收集管、11.反应罐、12.筛桶、13.进液管、14.加料管、15.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春雷;寿旭锋;曲建全,未经范春雷;寿旭锋;曲建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2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束扁电缆
- 下一篇:用电设备电量远程监测及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