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烤房节能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1365.1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17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洪川;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B60/00 | 分类号: | F23B60/00;F23L9/0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091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房节能炉,属烟叶烘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烟叶烘烤是实现优质高产的最后关键技术,也是一个大量耗能的过程,每年烘烤烟叶都要燃烧掉数量巨大的燃料。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结构比较简单的自然通风气流上升式普通烤房,这类烤房在我国有几百万座,仅在云南省就有130多万座。由于普通烤房结构不完善和烘烤工艺不当等原因,致使烤房热效率较低,热能利用率在30%以下,大多数在20%左右,甚至低达10%以下,损耗大,热能浪费十分惊人。在我国能源资源严重不足、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燃料价格不断上升的形势下,如何提高烟叶烘烤的热能利用率,降低烘烤成本,并能确保烟叶烘烤质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提高农民栽种烤烟的积极性,现已成为烟叶烘烤研究的不得不认真考虑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先进的烤烟生产国家基本上淘汰了能耗高的等优点,,而使用热能利用率高的大型密集化、连续化、工厂化烘烤设备,其热能利用率高达61.22%。但是,自动化的热风循环密集烘烤设备价格昂贵,每套价格高达80万元,烘烤成本比普通烤房高出1.3~2.3倍,且烟叶烘烤质量在总体上没有明显提高。显然,这种密集烤房目前在我国无法推广应用。另外,我国从国外(如加拿大、南非、韩国等地)引进了集装箱式密集烘烤设备、挂竿式密集烘烤设备等进行验证筛选。但受进口设备价格高、烘烤中不能停电和农户栽烟面积小、烟叶集中难等条件的限制,这些洋设备最后还是没有在我国落地生根。因此,从实际出发,开发适宜传统烤房的经济、高效、节能炉灶与技术,减少烤烟燃料消耗和燃料开支,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炉灶是燃料燃烧的场所,常比作烤房的心脏,由于炉灶的不完全燃烧和排烟造成的热损失最高达60%,所以成为最终决定种烟效益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近20年来,我国在炉灶的研究和改良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1988年,武法令等对烤房的火炉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炉排,发明了卧式蜂窝煤烤烟炉。烘烤前,将蜂窝煤块一次性集装。烘烤时不需要进行拨火、剔渣等烘烤作业,避免了燃料的机械损失,煤炭燃烧很充分,节能效果十分显著。但是,要求商品蜂窝煤的低位发热量在23000kJ/kg以上,燃料若达不到热值要求,则在烘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热量供应不足、后期脱火的现象。1998年,云南省推广玉溪市烟科所开发出的立式炉烤烟房,技术核心是将传统烤房的斜长形卧式燃烧炉改为圆锥型立式炉,从而改善燃料的燃烧工况,做到旺火化炭,放热充分的目的,至2001年在省内共推广了100余万座。张百良等将烤房传统的卧式火炉改为立式燃烧炉,加强了通风供氧,燃料燃烧完全,实验可提高燃烧效率20%左右。专利02224032.2(烤烟房漏斗式火炉)提出了一种由燃烧室、炉桥和进氧出渣室组成,燃烧室用耐火材料预制板组合砌成的烤炉。专利200420104516.2(方型蜂窝煤立式烤炉烤房)提出了一种用方型煤窝煤作燃料立式装填的方型蜂窝煤立式烤炉烤房。专利200520125602.6公开了一种烟叶密集烤房用蜂窝煤炉。但是,所采用的炉均基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省煤节柴炉灶的设计方法,存在主要问题有:(1)主要为一次燃烧,燃烧效率很难提高;(2)一次进风很难调节,常出现小火时进风量偏大,大火时一次进风量不足的情况,控火困难。
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普通烤房炉燃烧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多种燃料、燃烧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烤房炉。
本实用新型的烤房节能炉由设置在炉中心截面为腰鼓形的炉膛(1)、设置在炉膛(1)上部的二次进风道(2)组成;其中:二次进风道(2)上开有数十个二次进风孔(3);炉膛(1)的下部设有可推或拉的一次进风调节板(4),炉膛(1)底部置有炉栅(5)。本实用新型按公知的方法制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整体结构合理,燃料燃烧充分,热效率高,比普通烤房炉可以节省燃料30%以上。
2、燃料的适应性好,添加燃料方便。
3、控火方便。通过控制调节板的开启度,即可方便地控制一次进风量,进而控制火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炉栅(5)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的一次进风调节板(4)与炉膛(1)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