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膏状物包装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1340.1 | 申请日: | 200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67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辉;杨昌红;王锦;李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0 | 分类号: | A61J1/00;A61J1/14;B32B7/12;B32B27/30;B65D3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媛德 |
地址: | 650118云南省昆明市二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膏状 包装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用包装,特别涉及一种药膏的包装软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药膏软管多为塑料或者是铝塑复合材料挤注而成。单层塑料软管常用聚乙烯,其是一种非极性高分子聚合物,对酸、碱等化学药物都有良好耐蚀能力;阻渗透系数较低且透气性强,药膏保存期限受到较大的限制,特别是药膏内含有的芳香类成分极易散失。铝塑复合材料因为加了铝箔,软管的回弹性能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管筒加工工艺一般采用高频卷筒,先将基材热熔粘接制成复合盘材后挤出制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层复合且二次挤注成型的膏状物包装软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膏状物包装软管,由管体和管盖构成,管体为管头与管壁二次挤注成型而得,管体为聚乙烯、粘合剂、聚乙烯相间的复合结构,管盖与管头盖合。
所述的管体为三层复合结构:聚乙烯、粘合剂、聚乙烯相间的三层复合结构。
所述的管体为五层复合结构:聚乙烯、粘合剂、乙烯醇共聚物、粘合剂、聚乙烯相间的五层复合结构。
所述的管盖上有外凸,外凸的大小与管头的内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膏状物包装软管,应用了具有较好阻隔性能的乙烯醇共聚树脂材料,其阻隔性能是聚乙烯的一万倍,克服单层聚乙烯塑料软管阻渗系数低的缺点。同时采用多层复合的结构,内层采用耐酸碱的聚乙烯有效地保证了保质期内药膏的质量稳定。管筒加工工艺为五层材料共同挤出、拉管制成,较铝塑复合软管工艺简单。软管制造工艺采用二次挤注,管头与管体分二次挤注,满足了工业生产,特别是管头的长短不一时的工业生产要求,管盖外凸与管头内径的匹配,有效地保护了膏体的质量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工艺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头,2-管壁,3-管盖,4-外凸,5-聚乙烯,6-粘合剂,7-乙烯醇共聚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膏状物包装软管,由管体和管盖3构成,管体为管头1与管壁2二次挤注成型而得,管体为聚乙烯5、粘合剂6、聚乙烯5相间的三层复合结构,管盖3与管头1盖合,管盖3上有外凸4,外凸4的大小与管头1的内径相匹配。
实施例2
所述的膏状物包装软管,管体为五层复合结构:聚乙烯5、粘合剂6、乙烯醇共聚物7、粘合剂6、聚乙烯5相间的五层复合结构。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