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高效水面蓝藻收集输送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0918.1 | 申请日: | 200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8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管焕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焕钦;梁丽 |
主分类号: | A01D44/00 | 分类号: | A01D44/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 左 |
地址: | 650032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高效 水面 蓝藻 收集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移动式高效水面蓝藻收集输送机。
背景技术
蓝藻是一种严重污染湖泊的藻类,通常飘浮聚集在水面上。聚集的厚度受到阳光、气温、风力和风向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蓝藻繁殖速度惊人,短时间内就可迅速扩大成一片,因此,在同等的时间内,耗用同等能源抽吸处理尽可能多的蓝藻才能抑制其疯狂爆发。发明人发现,蓝藻聚集的厚度和浓度越大越多,其在水面移动的速度就越慢,只有降低处理设备吸入边的流速,才能吸入更多的蓝藻;另外,污水泵的吸入口不能直接抽吸含蓝藻水流,因为入口处的水流速度太快,吸入的大部分是污水并非是蓝藻。本申请提出之前尚没有解决类似问题的装置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式高效水面蓝藻收集输送机,它能有效处理水面蓝藻,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移动式高效水面蓝藻收集输送机,有污水泵、主浮筒、电动机、锚杆、密封罩、防雨罩、小浮筒、金属杆等构件,其特征在于:可飘浮在水面上的主浮筒内底部有一个位于水平面下的污水泵,污水泵与电动机相连,主浮筒底部及四周有一个固定在水中的隔离层,隔离层的上端口连接一圈可上下调整位置的捕藻边,污水泵的抽吸入口与主浮筒和隔离层之间的夹层相通,出口通过污水输出管连接至蓝藻水处理设备。
所述的主浮筒周围设置一圈用金属杆软连接在一起的小浮筒,金属杆与主浮筒之间连有隔离膜。
所述的隔离层上部位于主浮筒和隔离层之间的夹层上端口处装有粗滤罩。
所述的污水泵的抽吸入口上装有细滤罩。
所述的污水泵上装配有遮挡雨水的密封罩,电动机上装配有防雨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可以减少投资和运行费用,在同等的时间内,耗用同等能源的条件下抽吸尽可能多的蓝藻,捕捞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泵和电动机安装在岸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k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式高效水面蓝藻收集输送机通过浮在水上的主浮筒2和隔离层4以及安装在主浮筒内的污水泵1来抽吸水面蓝藻并通过连在泵出口上的污水输出管9将其输送到蓝藻水处理设备。适用范围:流量12至200m3/h;经试验说明:实际运转时按容积浓度计算蓝藻的最高吸入率可达到30%。主浮筒外围的隔离层4通过锚杆8固定。隔离层4上端口连接的捕藻边5用钢板制作,上下位置可调整。当收集输送机被锚杆8固定在蓝藻较集中的锚地后,可调整捕藻边5的上下位置使其上边缘离水面30-120毫米,具体高度与周围聚集的水面蓝藻的不同厚度和距离来确定,以利于最大浓度地吸入蓝藻。锚杆8用于固定主浮筒和外围隔离层的设定位置,能随水位起落又可方便移动。
污水泵由电动机3带动工作,污水泵要求在水平面之下,电动机则要求安装在高出水面的安全位置。为了避开风浪和雨水侵入,污水泵上装配有密封罩6,电动机上装配有防雨罩7,既能挡风雨又可通风防止电机过热;隔离层上部位于主浮筒和隔离层之间的夹层上端口处装有粗滤罩10,污水泵的抽吸入口上装有细滤罩12,滤罩用于过滤较大垃圾,可拆卸下来清洗或更换。在主浮筒上部周围设置一圈扶手栏杆11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若用于中大流量配置,电动机或发动机带动的污水泵可安装在岸上低于水平面的位置,此种结构调整有利于减轻水面蓝藻收集输送机的重量和缩小体积,如图2所示。污水泵的入口通过带闸阀的软管与污水输出管连接,在主浮筒顶部装配密封盖13。
图3,4所示为用于大流量的配置,它的大部分结构与上述相同,只是在主浮筒2周围设置一圈小浮筒15,小浮筒之间用空心金属杆14软连接在一起,把主浮筒2围在中间,金属杆14与主浮筒之间连有高强度薄膜制作的隔离膜16,它们组成一个可随水面同步起伏的柔性捕藻边,随时保持柔性捕藻边与水面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捕捞效率。隔离膜16上面聚集了高浓度的水面蓝藻,而下面是低浓度的蓝藻。
本实用新型把浮筒四周都设计为吸入边,降低了附近高浓度含蓝藻水流的移动速度,因而四周较远处的含蓝藻水流将以较快的移动速度汇聚过来,保证了高效捕捞量。
根据蓝藻的汇聚厚度,可通过向小浮筒内加减注水的方式,调整主浮筒捕藻边的吃水深度,以保证捕捞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焕钦;梁丽,未经管焕钦;梁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09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