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幼儿背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0809.X | 申请日: | 200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52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冰 |
主分类号: | A47D13/08 | 分类号: | A47D13/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9100云南省腾冲县腾***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幼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婴幼儿的日常用具。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背婴幼儿用具,均是方形结构,形状老式,不能支撑婴幼儿的头颈部,胳膊肘部不便伸展;另一方面由于面子和里子之间是用棉絮作填充物,比较臃肿,携带不便;当用脏后洗涤时需要拆卸后取出棉絮卸掉背带,才能拿去洗涤,晾干后需把棉絮装入面子和里子之间后缝好,背带重新订上,如此反复拆洗既费时费力,又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婴幼儿背幺,背幺是一种背婴幼儿的日常用具。它外形设计上一改传统背幺四方模式,形成独具特色外形,上有圆弧状的头靠、下为圆角的新结构,里子和面料之间的填料选用了具有一定厚度、板实的毛毯替代臃肿棉絮,使背幺整体更加美观实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婴幼儿背幺,可以直接水洗不用拆卸,既可手洗也可机洗,经多次洗涤仍然能保持原来的形态,背起小孩来更显得有朝气和档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婴幼儿背幺,主要由里子、面子、软质填充物、背带构成,软质填充物缝制在里子和面子之间构成连体结构,连体结构上端位于中部有圆弧状的头靠,下部两端为圆角形状,在该连体结构上部两端靠近肩部各向上连接一背带,在圆弧状的头靠和左右两个背带之间有方便婴幼儿将双手伸出的凹部。
所述的软质填充物最好是有一定挺度的毛毯,如混纺毛毯,毛毯要求有一定保暖作用,其厚度不小于0.5cm。
所述的里子和面子用料选用纯棉的灯芯绒或平绒。
所述的婴幼儿背幺,沿着里子、面子和背带的周边缝制连接一圈宽为1-1.5cm的黑色平绒布。
所述的头靠部位里、外两面通过绗线缝制形成若干个棱形状,头靠以下至连体结构的下部之间排列有7-9条用来固定里子、面子和填充物的双直绗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里子4、面子6、毛毯5、背带1构成,有一定挺度的毛毯缝制在里子和面子之间构成连体结构,连体结构上端位于中部有圆弧状的头靠3,下部两端为圆角形状,在该连体结构上部两端靠近肩部各向上连接一背带1,在圆弧状的头靠和左右两个背带之间有方便婴幼儿将双手伸出的凹部2。连体结构上下左右均设计成圆弧状、凹凸的过渡造型,上端的圆弧状头靠部位起到支撑婴幼儿头部的作用,增添了美感,还可以遮挡吹风。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步骤如下:
一、先制样:按规格尺寸制成标准的模具。
二、裁剪:打开布料,比照模具剪出大小一致的里子和面子。再按一定比例的大头小尾剪出背带;最后剪好包边布。
三、缝纫:先展开里子,将作为软质填充物的毛毯与里子缝在一起,然后把里子和毛毯与面子缝在一起形成连体结构;
再将头靠部位线路密密地缝成若干个棱形状,头靠以下的部位缝7-9条用来固定里子、面子、填充物的双直绗线;
再在连体结构上端靠近左右肩部各缝制一根背带,背带的另一端作为腰带,背小孩时用来捆紧在腰部;
包边:沿着里子、面子、背带的周边包上一圈宽为1-1.5cm的黑色平绒布。
按以上步骤即可缝制成一个完整的新型背幺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冰,未经李洪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0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毒容器
- 下一篇:一种有源线性阵列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