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停式飞剪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0329.3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27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金;李克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北京冶金设备研究设计总院 |
主分类号: | B23D25/02 | 分类号: | B23D25/02;B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淑昌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停式飞剪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热轧小型车间型钢切头、切尾、分段的起停式飞剪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飞剪机常用的有电机连续离合器式飞剪机和电机起停式飞剪机两种。离合器式飞剪机主要由电机、联轴器、飞轮、气动离合器、气动制动器、飞剪机本体(含减速机)、上下剪柄、接近开关等组成。工作原理是利用气动离合器、制动器实现剪切要求的连续——起停,工作时,首先起动电机并连续运转,电机通过联轴器、减速机、飞轮及离合器高速运转,当接到剪切信号时,制动器打开,离合器合上,带动飞剪机本体齿轮及上下剪柄运动实现剪切,剪切完毕,接近开关发出信号,离合器脱开、制动器合上,剪头制动,停在零位待定位置上。这种飞剪机的优点是电机功率较小,能耗小,价格便宜,但定尺精度难于控制,配件更换频繁、维护量大、故障率高,不适用于高速生产。电机起停式飞剪机主要是由电机、联轴器、制动器、飞剪机本体(含减速机)、上下剪柄、接近开关等组成。该飞剪机工作原理是:当电机处于待命制动状态并接到剪切信号时,制动器打开,电机通过联轴器、减速机带动飞剪机本体齿轮及上下剪柄运转实现剪切。剪切完毕,接近开关发出信号,电机制动、制动器制动,剪头减速停止,随后制动器打开,电机低速反转,带动剪头低速反爬,直到接近开关发出信号,电机制动,剪头停在零位待定位置上等待下一次剪切。这种飞剪机的优点是定尺精度高,高速剪切时加速角大,速度波动小,维护容易简单,工作可靠,适用于高速生产。该飞剪机的缺点是电机性能指标要求高,功率较大,能耗大,制造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耗低、成材率高,设备故障率小、使用安全可靠、用于热轧小型车间型钢切头、切尾、分段的起停式飞剪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热轧小型车间型钢切头、切尾、分段的起停式飞剪机,它主要是由相互连接的主电机、冷却风机、联轴器、飞轮、飞轮离合器、齿轮轴、上下齿轮、箱体、底座、输入轴装配、中间轴装配、上下曲轴、上下偏心轴、接近开关、编码器、润滑装置等组成。特征是在输入轴装配上的小齿轮与中间轴装配上的大齿轮啮合,中间轴装配上的小齿轮与下曲轴上的大齿轮相啮合,输入轴装配与下曲轴的轴心线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下曲轴上的大齿轮与上曲轴上的齿轮相啮合,上下刀体一端铰接固定在飞剪本体的上下曲轴上,另一端通过连杆铰接固定在飞剪本体的上盖和下箱体的上下偏心轴上,飞剪机本体为焊接结构,下箱体固定在底座上,下箱与中箱和上盖通过螺栓连接,主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底座固定连接在地基上;特征还在于飞轮离合器是带锥度的牙嵌式离合器;在曲轴的外部,刀体的内部连接部位放置油挡圈;在上、下曲轴上带有用螺栓固定的平衡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是:由于减速机与飞剪本体合为一体、输入轴装配和下曲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剪切系统有一端采用了偏心轴固定,还配置了平衡重,可减小离心力、惯量和震动,使得电机功率小,事故率低,剪切条件好,飞剪使用寿命高,实现结构紧凑,工作安全可靠,既满足轧制要求又提高了轧机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起停式飞剪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3的D-D剖视图
图6为图5的K部放大图
附图中:1.下连杆;2.下曲轴;3.下刀体;4.剪切机构;5.导槽;6.上刀体;7.上连杆;8.上曲轴;9.排气塞;10.接近开关;11.飞剪本体;12.润滑装置;13.飞轮;14.飞轮离合器;15.联轴器;16.冷却风机电机;17.主电机;18.动力系统;19.底座;20.编码器;21.油挡圈;22.小齿轮轴;23.大齿轮;24.齿轮轴;25.下齿轮;26.上齿轮;27.输入轴装配;28.中间轴装配;29.刀片;30.上盖;31.中箱;32.下箱;33.上偏心轴;34.下偏心轴;35.轴套;36.定位套;37.压盖;38.端盖;39.平衡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北京冶金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未经中冶集团北京冶金设备研究设计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0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