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8251.1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8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邢石岭;苏亮;杨川;郭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3/04 | 分类号: | F16C43/0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 |
地址: | 0445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润滑脂 加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行业加注润滑脂装置,具体为一种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
背景技术
良好的润滑是机械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特别是在一些要求非常高的精密机械上,例如电机轴承装配前润滑脂填充。而目前在生产企业使用的方法主要是人工加注,而轴承润滑脂人工加注效率低、加注量不足,不均匀,目前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生产工厂在引进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等多种国外电机制造工艺后发现,他们对电机轴承装配前润滑脂填充都有严格要求。新造牵引电机轴承内要求润滑脂是充足的。按照传统的办法对于可分离轴承,拆去内圈后很容易在外圈滚子间加入足够的润滑脂。但对于向心球轴承,因为内外圈不可分离,加注润滑脂就比较困难。向心球轴承润滑脂加注时,因为轴承内外圈、保持架间只有很小的间隙,需要用手工一点点往缝隙里挤入。这是一项非常认真细致、又具耐心的工作,按照我们以往操作工人的生产习惯,产品批量生产时这个环节很难保质保量。其结果造成电机工作状态润滑不足,导致轴承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电机轴承润滑脂加注存在的手工加注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包括下工作台,下工作台上设有容纳轴承和润滑脂的环槽,在工作台上方设有支架,支架上穿有螺杆,螺杆支架上方的一端设有手动转轮,下方的一端设有压轴承的压盘。
使用时将润滑脂均匀放于环槽内,然后将轴承也放于环槽内。转动手动转轮使压盘下移动压迫轴承,在相对密封的空间内,环槽内的润滑脂就均匀地进入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空间内,达到轴承加注润滑脂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完全取代了手工操作,操作方便,加注润滑脂均匀、快速,满足了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动转轮,2-支架,3-螺杆,4-压盘,5-轴承,6-环槽,7-配合体,8-环形垫片,9-下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意,一种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包括下工作台9,下工作台9上设有容纳轴承和润滑脂的环槽6,在下工作台9上方设有支架2,支架2上穿有螺杆3,螺杆3支架上方的一端设有手动转轮1,下方的一端设有压轴承的压盘4。
在下工作台9上设有配合体7,环槽6位于配合体7上。配合体7与下工作台活动连接,目的是方便不同直径的轴承更换。
环槽6底部有环形垫片8和通气槽,方便取出加脂后的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8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