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8078.5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08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黄建辉;段兆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兰君 |
地址: | 050035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尤其涉及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器所使用的臭氧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中氮氧化物自动监测仪的监测方法中多采用化学发光原理。一氧化氮和臭氧发生反应生成激发态的二氧化氮,激发态的二氧化氮分子通过发射光子以释放多余的能量回到低能态。发光强度与一氧化氮浓度成正比。二氧化氮不与臭氧发生反应,对二氧化氮的监测是利用钼在315℃的还原反应将样气流中存在的NO2还原为NO,样气流通过钼转化器后再进入反应室,此时自动监测仪测定的是空气中总的氮氧化物(NOx)的浓度。NOx与NO的浓度相减可以得到NO2的浓度。因此臭氧发生器是自动监测仪的重要关键部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持久高效,密封性能好,适于氮氧化物自动监测仪连续运转的臭氧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臭氧发生器它包括装配于机箱内的变压器和与变压器输出端相接的高压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管由一导电管体和装配于导电管体内的内装钨丝电极的真空玻璃管组成,导电管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电管体和钨丝电极分别接变压器输出端。
所述钨丝电极的长度最好与导电管体的长度相匹配,以使通过导电管体内空气中的氧充分氧化为臭氧。
所述导电管体采用金属管制作。
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导电管体还可采用瓷管或玻璃管制作,在管内壁面覆着导电层。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当被测试空气流经导电管体与真空玻璃管间的环状通道时,导电管体与钨丝电极间施加的高压产生高压放电使流经空气中的O2氧化为O3,特别适用于大气氮氧化物浓度自动监测仪的连续自动监测,高压放电管体积小,结构简单合理,转化率高,可产生高浓度稳定的臭氧,可充分保证监测中与NO的完全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高压放电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在机箱内装配高压变压器,其输出端接高压放电管,高压放电管由一不锈钢管3和装配于不锈钢管3内的内装有钨丝电极4的真空玻璃管2组成,在不锈钢管3两端分别设进气口7和出气口8,真空玻璃管2套装于不锈钢管3内,真空玻璃管2与于不锈钢管3间形成环状气流通道,不锈钢管3一端装设“O”型圈1,真空玻璃管2与不锈钢管3的结合部装设密封圈5并用螺母6将真空玻璃管2封装于不锈钢管3内,不锈钢管3和钨丝电极4分别接变压器输出端。真空玻璃管2的长度稍短于不锈钢管3的长度,以使通过环状气流通道内被测试空气中的O2充分氧化为O3。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不同之处是用瓷管替代不锈钢管3,在瓷管内壁面覆着金属或非金属导电层。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不同之处是用玻璃管替代不锈钢管3,在玻璃管内壁面覆着金属或非金属导电层。
在实际操作时,被测试空气经过渗透膜干燥管时,由于压差作用,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干燥管内管上的微孔渗透到外管而排出管外,得到的干燥气体进入不锈钢管3内的环状气流通道即臭氧发生器,经高压放电产生高浓度的臭氧,大量的高浓度O3供与NO进行完全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8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