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造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7772.5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17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彭怀树;唐士典;赵爱生;李西岭;吴彦勋;赵广江;王海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C15/08 | 分类号: | B22C15/08;B22C2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羡民;刘 伟 |
地址: | 050031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 造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砂型用造型机、尤其是上压式造型机,属造型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造型机大致分为两类:震动式造型机和上压式造型机,前者震动噪音大、工作环境恶劣;后者多用于造型生产线上,砂型多用喷射装填,结构庞大复杂。震动式、上压式造型机均属于固定式单台机,多台组成的造型生产线均存有占地大、流程复杂的缺陷。而且,这种生产线一旦建成,便不能移动,这对需要灵活就地取砂造型而言,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造型机,该造型机应具有能够自动循环造型、生产效率高、使用便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工位造型机,构成中设有工作台、以及工作台上的压实气缸,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工作台为方框台,方框台的四条框边中分别安置有推移气缸,各推移气缸的活塞杆外端头带有推板,推板随推移气缸在框边顶面滑动,方框台的四角及各框边的中间点形成8个工位,所述压实气缸安置于其中一条框边的中间点工位上,压实气缸所在的工位为压实工位,与其对称的另一框边上的中间点工位为填砂工位,其余工位为周转工位。
上述多工位造型机,所述方框台的底部带有行走轮。
上述多工位造型机,在所述填砂工位上方增设受砂漏斗。
上述多工位造型机,所述压实气缸通过四根立柱、上台板安置于压实工位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工作台采用方型框结构并增设推移气缸后形成多工位循环的小造型生产线,相对固定式单台造型机而言,大大提高了造型作业生产效率,相对多台造型机组成的生产线而言,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小、投资大幅缩小;
2.可通过行走轮方便的移动到型砂堆积量大的地方,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3.可灵活适应各种批量小规格产品零件铸造生产的使用,铸件成品率高;
4.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可减轻造型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
采用本实用新型每班可生产砂型2000~4000箱,特别适合于小型铸件生产场合采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零部件标号为:1—方框台、2—推移气缸、3—推板、4—压实气缸、5—立柱、6—上台板、7—行走轮、8—受砂漏斗、9—砂箱座、10—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构成中有工作台及其上的压实气缸,主要改进为,工作台为方框台1,方框台1的四条框边为中空结构的框边,四条框边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中,形成矩形框状的工作台面,各条框边中空框腔中分别安置有推移气缸2,推移气缸的轴心线与所在框边顶面平行,各推移气缸2中的缸体固定在空心框腔中、活塞杆外端头上连接有推板3,推板3可在框边顶面上滑动。方框台1的四角及各框边的中间点形成8个工位,如图1所示的A~H号工位,压实气缸4安置于其中一条框边的中间点工位上,该工位为压实工位,为图示中的E号工位,与其对称的另一框边上的中间点工位(图示中的A号工位)为填砂工位,其余的工位为周转工位。
参阅图1。方框台1底部可增设行走轮7,行走轮可由转向轮、定向轮组成,转向轮、定向轮的具体分布乃常规技术,不再赘述。
仍参阅图1。在所述填砂工位上方增设受砂漏斗8,受砂漏斗8的出口对应填砂工位上的砂箱座9及其上的砂箱。
仍参阅图1。压实气缸4通过四根立柱5、上台板6安置于压实工位(E号)上,四根立柱5安置与中空框的框边上,上台板6固定于四根立柱上方,压实气缸4固定于上台板6上,压实气缸4的活塞杆上带有压板10。压板10对应压实工位上的沙箱座及砂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位工循环过程为;
A.循环初始时,在除B、F号工位外的其它工位上安放好带砂箱和模板的砂箱座9,同时通过受砂漏斗8向A号工位砂箱座上的空砂箱里装填型砂;与此同时,E号压实工位上的压力气缸4向下压实砂型;
B.A号工位的砂箱填满型砂且E号工位压实气缸4抬起复位后,A号、E号工位下的推移气缸2动作,将H号工位上的空砂箱(内有型模)连同砂箱座、D号工位上的砂箱连同砂箱座分别推至A号、E号工位上的砂箱及砂箱座,与此连带将原在A号、E号的砂箱及砂箱座一并推到B号、F号工位处,之后A号、E号工位处推移气缸2立即返回复位;
C.随即将F号工位的砂箱连及砂箱座一起搬运到浇铸场地脱模、合箱、脱砂箱,并将型模和空砂箱运回到G号、H号工位处作循环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冶金研究院,未经河北省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7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厚壁大平面铸件的铸型
- 下一篇:排气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