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式纤维着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7568.3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8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博;胡盛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博 |
主分类号: | F42B35/02 | 分类号: | F42B35/02;F41A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3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着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武器的弹痕检验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筒式纤维着弹器。
技术背景
在刑事技术的枪弹检验工作中,需要经常进行弹痕检验,以对有关案件中的相关物证进行比对分析。传统的弹头收取方法是先用所验枪支向着弹体射击,然后再从着弹体中取出弹头进行检验。这种方法存在的弊端,一是弹头射出后,射程远,有时很难找回;二是有的弹头入物后难以拔出。由于在射击过程中存在噪声大和不安全等因素,因此一般都是在室外甚至野外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的筒式纤维着弹器,以安全、便捷地实现验枪弹头的收取。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筒式纤维着弹器,该装置是在支架上接有一个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筒状弹箱体,在弹箱体的中部设有天窗,天窗上接有箱盖,在弹箱体内装有内充纤维的若干并列饼状袋体。
使用本着弹器时,射手持枪站在弹箱体的开口端一侧,将所验枪支的枪口对准弹箱体的开口端。开枪射击后,子弹头射入弹箱体内内装纤维的袋体中。由于袋体中的纤维材料可对弹头的运动产生很大的阻尼作用,因而使得弹头在没有射到弹箱体另一端的端壁之前,就停止了运动。此时,打开箱盖,先抽出中部的一只袋体,观察其上是否有弹孔——如果有个贯穿的弹孔,说明子弹已穿过该袋体,那么就可以到其后边的袋体中去继续查找;如果该袋体上没有弹孔,说明子弹还没有射到这个袋体,那么就可以到其前边的袋体中去继续查找;如果袋体的一面有个弹孔而另一面没有,则说明子弹头正好就停在了这个袋体中,那么就直接在此袋中寻找子弹头即可。找到子弹头后,再将其送检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提供了一种使用安全方便、弹头寻找快捷并且可在室内操作的枪弹检验专用弹头收集装置。使用这种着弹器,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由于袋体中的纤维与子弹头是软接触,不会在弹头表面附加新的痕迹,因此不会影响到对所收集子弹头的痕迹检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用钢板弯制并焊接成一个长度为1.5米左右的圆筒,圆筒的一端用较厚的钢板封口,形成封闭端;另一端直接敞口,形成开口端,由此构成一个筒状弹箱体2。在弹箱体2的下部可连接一个支架1,也可直接焊接几根支腿作为弹箱体的支架,以将弹箱体支起。在弹箱体2的中部切割出一个长方形的天窗3,其宽度最好大于等于弹箱体的圆筒直径,以方便袋体体的装取。在天窗3上接有箱盖4,箱盖4的一边通过合页与弹箱体2的筒壁相接,在箱盖4的另一边以及弹箱体筒壁的对应位置处设有闭锁机构6。闭锁机构可采用现有箱包上的锁盖机构。这样就可以通过合页和闭锁机构6,把箱盖4固定在弹箱体2的天窗3上,使其在射击的瞬间不会被射击的气浪掀起。打开箱盖4,即可在弹箱体2内并列装入若干个饼状袋体5,袋体中装满纤维材料。袋体5的直径可等于筒状弹箱体2的内径,以便将弹箱体的截面添满;袋体5的厚度可在8—12厘米左右。装入时,弹箱体内的封口端一侧一定要添满、添实;在弹箱体的开口端一侧可适当留出一点空挡。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支架将弹箱体2支成水平的形式,但最好是将开口端制成高出另一侧封闭端的结构形式,这样,一是可以方便持枪射击;二是倾斜向下的筒体设置,使得枪口也可相对向下一些,万一发生枪支走火现象,也会相对安全一些。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上述各种结构的基础上,在弹箱体2开口端的筒壁上开出若干列的排孔7,其作用是可以及时排除射击时产生的气浪和射击烟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博,未经高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75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向位置可调整的悬挂犁
- 下一篇:轴心受压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