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腔排水及污水处理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968.2 | 申请日: | 200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28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婷婷 |
主分类号: | E02B11/00 | 分类号: | E02B11/00;E03F1/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管道,尤其是一种双腔排水及污水处理管。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处理山坡地水土保持的排水、农田的地下灌溉排水、公路或隧道路基或挡水墙等土木工程的排水的排水管道,一般为单一的管状,污水中的石头、细小泥沙、树叶等杂物容易将其阻塞,造成排水不畅,严重的需要更换大量的管道,且渗入地下的污水也很难再利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污水处理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水效果好,适宜多种地势的双腔排水及污水处理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一种双腔排水及污水处理管,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内部、沿中心轴线竖直设置有隔板,该隔板两侧设有导流板,管道本体下部沿导流板下边缘还设有进水口,隔板与导流板之间形成双腔通道,且与排水管道相贯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如下:
1、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管道的数量,可用各种材料制成,便于生产,节约资金;
2、有效处理渗入地下的污水,水资源得到二次利用;
3、双腔结构能有效阻隔泥沙等杂物,由于进水口向下,不会出现管道阻塞的现象,污水处理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管道本体为圆形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道本体为半圆形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管道本体为矩形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管道本体为菱形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管道本体为三角形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管道本体为圆形的无隔板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多管道并列使用立体示意图。
图中:管道本体1,隔板2,导流板3,进水口4,排水管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在本实施例中,管道本体1的断面为圆形,其内部、沿中心轴线的位置,设有与水平面垂直的隔板2,隔板2的上边缘与管道本体1通体固接为一体,其两侧还设有导流板3,导流板3的上端略微高于中间位置的隔板2的下边缘,管道本体1的下部、沿两导流板3的下边缘开有通体的进水口4,隔板2与导流板3之间形成了入口向下的双腔结构进水通道,该双腔通道与排水管道5连通为一体。
水在压力作用下从进水口4先进入到双腔结构进水通道,沙粒等杂物会因重力作用下沉,双腔结构通道空间较小,且有导流板3的阻隔,能有效阻止石头或沙粒等进入到排水管道5内。在实际使用时,管道本体1内部可以设置多个隔板2,将排水管道5分割成多个腔体,也可多个排水管道5并列设置,多条管道同时使用,有效提高排水效率。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本体1为半圆形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本体1为矩形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本体1为菱形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本体1为三角形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管道本体1为圆形的、不包括隔板2的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在实际情况中,也可去掉与管道本体1固接在一起的隔板2,便于使用。
图7是多管道并列使用的立体示意图。
上述实施例中,该管道内部结构不变,管道本体1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成其他几何形状;本实用新型也可根据需要用不同材料制作,如塑料软管、PVC、PPR、木塑管、不锈钢管等,适应各种地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婷婷,未经郑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压缩天然气调压供气装置
- 下一篇:防滑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