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山井下防水闸门活门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572.8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4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温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毅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 井下 防水 闸门 活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井下用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井下防水闸门活门柱。
背景技术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奥淘纪石灰岩岩溶水的突水危险已日趋严重,对矿井井下的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2001)制定《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条(二)就明确规定,“层压含水层不具备疏水降压条件时,必须采取建筑防水闸门、注浆加固底板、留设防水煤柱、增加抗灾强排能力等防水措施”,由于突水时间、范围及地点的不确定,注浆加固底板、留设防水煤柱、增加抗灾强排能力等防水措施很难实施,因此,在矿井井下巷道中设置防水闸门成为了矿井井下首选的防水措施,也是目前矿井井下普遍采用的防水措施。但是,随着矿井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采掘设备外形尺寸不断增大,矿井通风量的不断增加,矿井井下防水闸门硐室的净断面已无法满足大型设备的运输和矿井通风要求,而防水闸门外形尺寸受强度和提升、运输条件限制则不能无限增大,超过2.7m宽(标准的防水闸门宽度2.0m)则无法提升和运输,且防水闸门外形尺寸不断增大其强度将会大大降低,难以抵抗较大的奥灰水头压力,而目前矿井井下大巷和上下山的宽度均在4.0m以上,普遍采用双轨运行和大型胶带输送机,给防水闸门的有效使用和推广带来较大困难,矿井的安全生产也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闸门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矿山井下防水闸门活门柱。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矿山井下防水闸门活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门柱为纵横均为梯形的钢梁,其包括活门柱体,活门柱体一端设轴座,另一端吊环。
活门柱体由钢板焊接而成,包括上梁板、下梁板,上、下梁板中部通过主梁板连接,两端部通过辅梁板连接,辅梁板和上梁板之间为门框板,门框板和主梁板之间焊接斜撑板,辅梁板和主梁板之间焊接横筋板,横筋板垂直方向焊接竖筋板。
活门柱加在两扇防水闸门中间,作为两扇防水闸门的中间门框,这样整个防水闸门硐室就由两个门框、两个门扇和一个活门柱组成。活门柱上端带轴座,平时可通过另一端的吊环起吊到硐室的顶部,做关闭试验和来水时,放下活门柱,将防水闸门关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矿井井下的各类巷道,包括井下轨道运输大巷、无轨胶轮车运输大巷、胶带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以及水平及上、下山巷道。
2、可满足大型设备运输和胶带检修要求:采用活门柱后每个防水闸门硐室布置两扇防水闸门,使防水闸门硐室的净宽度由以往的2.0m增加到4.5m以上,可以满足矿井井下轨道运输大巷、无轨胶轮车运输大巷、胶带运输大巷大型设备整体运输、胶带检修的要求。
3、过风断面大:一般井下主要大巷基本上都是矿井的主要进回风巷道,采用双扇防水闸门活门柱布置将防水闸门硐室的净断面增大了2.2倍以上,大大降低防水闸门硐室的风速,使防水闸门硐室的风速满足了《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4、结构合理:采用纵横均为梯形的结构形式,来水时可随着水压的逐渐增大,可使活门柱上下两端的接触面越压越紧,而防止活门柱上下两端漏水。
5、承载力大:可在不改变活门柱形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奥灰水水压调整构件的钢板厚度及活门柱的宽度、高度来满足不同的压力要求,受空间限制较小,因此,可满足比防水闸门承载力更大活门柱。
6、加工工艺简单:整个构件全部采用焊接方式完成,一般中小型企业均可加工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面图
图2为图1的A-A断面图
图3为井下防水闸门硐室平面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图
图5为图3的C-C断面图
图中:1-活门柱体,2-轴座,3-吊环,4-主梁板,5-辅梁板,6-上梁板,7-下梁板,8-门框板,9-斜撑板,10-横筋板,11-竖筋板,12-活门柱轴,13-左门扇,14-右门扇,15-防水闸门门框,16-防水闸门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不是对其作任何限制。
如图1、图2所示,矿山井下防水闸门活门柱,为纵横均为梯形的钢梁,其包括活门柱体1,活门柱体1一端设轴座2,另一端吊环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毅,未经温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
- 下一篇:宽度测量装置以及宽度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