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转子锤片式粉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6197.7 | 申请日: | 200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7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崔英辉;崔贵拴;靳光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英辉 |
主分类号: | B02C13/20 | 分类号: | B02C13/20;B02C13/286;B02C13/26;B02C13/28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树勋 |
地址: | 052460河北省无极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锤片式 粉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机,特别是一种锤片式粉碎机,可在粮食、饲料、化工等领域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锤片(式)粉碎机的型号很多,一般由锤片、转子、筛片、机壳、电机等组成。工作过程是由电机提供动力,转子旋转,固定在转子上的锤片打击物料使之粉碎,合格的物料从筛片排出,完成整个粉碎过程。现有普通锤片粉碎机是饲料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其粉碎原理是无支承式的冲击粉碎,在粉碎过程中,锤片与物料的碰撞绝大部分为偏心冲击,使物料在粉碎室内发生旋转,会消耗一部分的能量,这也是锤片粉碎机耗能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锤片粉碎机的粉碎室结构和物料受高速锤片的冲击作用,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会贴着筛面形成圆周运动,产生环流层,大颗粒的物料在外层,小颗粒的物料在内层,粉碎达到粒度要求后小颗粒不能及时从筛孔正常排出,出现了物料与锤片的反复冲击,形成物料的过度粉碎,粉碎电耗增加,粉料的温度升高,使物料内的水分形成水蒸汽,水蒸汽与细粉末会粘附于筛板,严重后会堵塞筛孔,粉碎效率下降,尤其是在物料细粉碎时,环流对粉碎效率的影响更严重。要提高锤片粉碎机效率,就必须破坏粉碎过程的环流产生。水滴型粉碎机是研究人员针对普通锤片粉碎机结构特点,将粉碎室从圆形变为水滴形,这样既增大了粉碎室筛板的有效筛理面积,又能破坏物料在粉碎室形成环流,有利于粉碎后物料排出粉碎室,粉碎效率提高。另外水滴型粉碎机有主粉碎室和再粉碎室,物料在粉碎室内可形成二次打击。但是这种打击的力度只限于锤片运动切线的速度。CN1830568A公开了一种粉碎机及其粉碎方法,其具有两个进料口和两个粉碎室,两粉碎室内各有带锤片的转子在高速旋转,并且在两转子间设置了对物料起导向和分流作用的导流装置。当第一粉碎室内经粉碎未合格出筛的物料在导流装置作用下进入第二粉碎室,被第二粉碎室内的锤片撞击而粉碎,同时第二粉碎室内经粉碎未合格出筛的物料在导流装置作用下进入第一粉碎室,被第一粉碎室内的锤片撞击而粉碎。未合格出筛的物料循环粉碎直到合格后,再通过粉碎室底部设置的筛网出筛。该技术的两个转子同向运转,那么两转子之间锤片切线的相对速度比单转转子提高了一倍,锤击力度也就增加了一倍,效率较同功率的产品提高。同时也破坏了物料在粉碎室形成环流。大大提高了粉碎机的机械效率。但由于两转子之间的导流装置是一块类似长方体的板块,其截面为两边内凹状的平行四边形,其穿过机架中部的容置空间而设置于两转子之间,两端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容置空间外的机架上,中段则将机架内的容置空间划分为第一粉碎室和第二粉碎室,导流装置阻隔了容置空间的中间部分,两粉碎室的上部和下部还是相连通的(该技术并未记载导流装置的其它结构形式及在容置空间的其它设置结构)。设置导流装置的目的是为了挡住较细的物料而放过较大的物料,这样较大的物料进入另外的粉碎室,较细的物料不再重复撞击使之避免了物料之间的撞击,因为它所述的物料流之间的相互撞击对锤片而言是无效的。其实这个导流装置并没有完全避免物料流之间的相互撞击。而且对破坏物料环流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为只要有物料从第一粉碎室进入第二粉碎室那么和第二粉碎室之间的物料流就有相互撞击的现象,这是其一。其二,因为两个粉碎转子之间相重合切线的位置的速度才是完全相对的,在这个位置他的相对速度才是单个转子切线速度的2倍。也就是说在这个位置他的撞击才是最有效的。而CN1830568A所记载的导流装置恰恰占据了这个最有效的位置。其三,该导流装置的形状为一块类似长方体的板块,其截面为两边内凹状的平行四边形。因为是平行四边形不是正四边形,所以本导流装置只适合于转子向一个方向运转;又因为在使用当中,锤片都是磨损接触物料最外边的一个角,那么当转子上的锤片磨损后就只有更换或调换。CN 87207974U公开了一种双转子锤片式粉碎机,该粉碎机带有两个旋转方向相同的转子、两个构成“∞”型粉碎室的蜗形筛片以及一个能改变喂入量的连动式的拨轮。此技术并未大幅度提高粉碎效率。CN200966998Y公开了一种双转子锤片式粉碎机,包括进料口、导料导向装置、机座、机壳和转子总成,机壳位于机座上,进料口位于机壳上,在机壳内设置有两个水平相互平行的转子总成;所述两个转子总成的锤片是轴向错位设置的;所述导料导向装置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其三角形的底面为挡料面,两个斜面为导料面;导料导向装置的顶角通过转轴活动定位在所述进料口上。对于此技术,我们认为,锤片上最有效的撞击点是锤片最外边的角,它的这个角隐蔽在了对面转子的里面,没有起到最高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它的导料装置只能给一个转子加料,这样就造成了另外一个转子不能满负荷工作,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英辉,未经崔英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