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子破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061.6 | 申请日: | 200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19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玉栓 |
主分类号: | B02C13/00 | 分类号: | B02C13/00;B02C13/282;B02C13/28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 |
地址: | 030023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破碎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破碎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料破碎机,包括锤式、反击式、鄂式等种类。锤式破碎机是依靠运动的锤头撞击物料,将物料粉碎。反击式破碎机将物料高速撞向反击板而将物料破碎。鄂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偏心轴使动颚上下运动,当动颚上升时肘板与动颚间夹角变大,从而推动动颚板向固定颚板接近,与其同时物料被压碎或劈碎,达到破碎的目的。现有结构的破碎机都存在能耗比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破碎机能耗较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转子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转子破碎机,包括壳体,壳体上部设置进料口,其特征在于壳体由若干镣条组成,镣条之间设置间隙,壳体底部中心穿设转轴,转轴一端连接驱动装置,转轴上安装锥形转子,转子表面设置筋板。
物料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和转子之间被挤压、揉搓,破碎到一定直径后从镣条之间的间隙(也即出料口)送出,另外,转子还起到配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备制造成本低,免去配重设置的成本;破碎料是从镣条间隙全面送出,效率更高,运行负荷低,动力更节省,比同等规格的其他破碎机,省将近30%的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子的A-A剖面图
图中:1-壳体,2-转轴,3-转子,4-筋板,5-进料口,6-镣条,7-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不是对其作任何限制的。
转子破碎机,包括壳体1,壳体1上部设置进料口5,其特征在于壳体1由若干镣条6组成,镣条6之间设置间隙,壳体1底部中心穿设转轴2,转轴2一端连接驱动装置7,转轴2上安装锥形转子3,转子3表面设置筋板4。
物料在壳体1和转子3之间被挤压、揉搓,破碎到一定直径后从镣条6之间的间隙送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玉栓,未经郭玉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