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004.8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0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江;赵连刚;朱万彤;张洪波;徐志荣;王彬;刘太新;田启新;杨杰;赵铁成;郭连英;孔庆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鞍山市东方巨业高级陶瓷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B22D11/10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晓萍 |
地址: | 063016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板 坯连铸用 浸入 水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设备,特别是中板坯连铸用高钢水通量扁平结构浸入式水口,属冶金连铸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铸是将钢液连续冷凝成铸坯的技术,其中水冷铜制模具称为结晶器,由耐火材料制成的水口将其与中间包连接在一起,钢液通过水口被连续不断地注入结晶器接受冷却和凝固加工。
中板坯连铸生产的铸坯厚度一般在135~170mm之间,虽然与常规板坯连铸机(铸坯厚度一般大于180mm)同样采用平板式结晶器,但相比中板坯连铸结晶器上部空间尺寸却十分紧张,开口度相当于甚至小于薄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薄板铸坯厚度通常小于100mm,但在结晶器上部采用漏斗形状)。常规板坯连铸常用的浸入式水口,是一种近似圆管型的双侧孔水口。用于薄板坯连铸机的浸入式水口,其钢液流出端采用扁平形状,即沿结晶器宽度方向的尺寸要明显大于沿厚度方向的尺寸,而水口与中间包相连接的钢液流入端通常为圆管形,连接流入端和流出端的是一个截面形状光滑连续过渡的细长筒状体。
作为防止钢液氧化的保护剂和降低凝固坯壳与结晶器铜板之间运动阻力的润滑剂,添加到结晶器钢液熔池液面上的固体颗粒保护渣需要由高温钢液提供热量而熔化。保护渣熔化状况和喂入结晶器铜板与凝固坯壳之间的好坏对连铸工艺顺行和铸坯表面质量有显著影响,这就要求来自浸入式水口的高温钢水相对集中在结晶器熔池上部,尤其要保证浸入式水口与结晶器铜板之间熔池液面的活跃。中板坯连铸机结晶器钢液熔池液面空间受到了来自铸坯厚度和浸入式水口的限制,因此,利用来自浸入式水口的高温钢水保证和促进熔池液面的活跃显得尤为重要,水口钢液流出端结构在此将起到重要作用。但活跃结晶器钢液熔池液面也要控制得当,过分活跃会加剧熔池液面起伏和波动,进而造成卷渣并引发铸坯质量和工艺操作事故。
基于上述原因,常规板坯连铸常用的近似圆管型的双侧孔水口显然不适用于中板坯连铸。一方面,它在大断面和高拉速情况下可能遇到的通钢能力严重不足和水口射流速度过大的问题,是导致熔池液面剧烈波动、卷渣以及粘结漏钢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近似圆管形状的水口往往造成水口外壁与铜板之间的空间紧张,这将恶化保护渣添加、熔化以及喂入条件,板坯中部表面纵裂纹的产生与此有关。薄板坯连铸用扁平浸入式水口同样也不适合于中板坯连铸,其较大的向下导流倾角将在中板坯连铸结晶器中带来过大的冲击深度以及随之而来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能使结晶器熔池高温区上移和控制熔池液面波动,并能满足高钢水通量的中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中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它由圆管形钢液流入端1、扁平状钢液流出端3、以及连接钢液流入端和钢液流出端的一个光滑连续过渡的细长筒状过渡段2三部分组成,所述钢液流出端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钢水吐出孔4,其特别之处是:所述钢水吐出孔下缘为向下倾斜的斜面5,该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构成导流倾角α,α角取值范围为10°~20°。
上述中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所述钢液流出端的底部为圆弧曲面6,圆弧曲面半径R为175~215mm,由该圆弧曲面与钢水吐出孔向下倾斜的斜面共同构成导流结构。
上述中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所述钢液流出端宽度方向尺寸L为150~190mm,厚度方向尺寸T为75~90mm,所述钢水吐出孔外侧高度尺寸S为90~125mm。
本实用新型结合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和常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的设计思路,针对中板坯铸坯厚度及中板坯结晶器的特点设计了适合中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该设计采用类似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的圆管形钢液流入端、扁平形状的钢液流出端,对钢液流出端的结构进行了重点改进,经过对钢水吐出孔下缘水平导流倾角、导流结构、钢液流出端几何尺寸等参数的优化设计,在满足钢水通量大于4.0t/min.的要求前提下,能使结晶器熔池高温区较充分地上移并使液面波动得到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表示如下:1.圆管形钢液流入端;2.细长筒状过渡段;3.扁平状钢液流出端;4.钢水吐出孔;5.钢水吐出孔下缘斜面;6.圆弧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鞍山市东方巨业高级陶瓷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未经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鞍山市东方巨业高级陶瓷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PS接收装置
- 下一篇:土壤墒情监测终端及由该终端组成的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