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砂筛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5356.1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0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顾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斯石油工具(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素琴 |
地址: | 300451天津市塘沽海洋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砂筛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开发工程使用的油井防砂工具,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油层藏砂的防砂筛管。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油田开发工程中,相对的控制油层藏砂,对于提高油井产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在油井防砂领域中,实现对油层藏砂控制的重要条件是防砂筛管的投入和使用。作为一种井下防砂工具的推广,防砂筛管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早期的防砂筛管主要有钻孔管、割缝管、绕丝筛管、膨胀筛管、复合筛管等。这些筛管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油层藏砂,但由于其常规的外护套结构不能对高速流体进行减速或改变其流动方向,往往出现油气井中高速油气直接冲击控砂结构件及部分砂粒穿过筛管的情况,致使筛管被油气冲蚀或使砂粒堆积于筛管内,从而缩短了筛管的使用寿命,或者造成筛管堵塞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优化和改进筛管外护套的结构,以使流体更加容易的穿过筛管,减少高速油气对筛管的冲蚀,延长筛管的使用寿命,同时破环砂粒堆积的形成条件,避免砂粒堆积造成的筛管堵塞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防砂筛管,包括基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管外的控砂结构件,所述控砂结构件的端部设置有端环,所述控砂结构件和端环的外部设置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周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微凹孔。
所述微凹孔的形状为梯形、矩形或适合采用的其它任意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将外护套的常规开孔改变成本技术方案中的梯形或矩形的微凹孔,所以,在油气开采过程中,高速油气经过时会改变流向及流速,从而避免了对筛管控砂部件的直接冲击,减少了高速油气对所述筛管的冲蚀作用;
(2)由于外护套上微凹孔的设计破坏了砂粒在筛管的堆积条件,所以,减少了因为砂粒的堆积造成的筛管堵塞现象,从而延长了筛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砂筛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微凹孔的外护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防砂筛管进行详细描述。
由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防砂筛管,包括基管1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管1外部的控砂结构件3,所述控砂结构件3的端部设置有与其固定的端环5,所述控砂结构件3和端环5的外部设置有外护套2,所述外护套2的周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微凹孔4。所述微凹孔4的形状可以是图3中所示的梯形,图中箭头指示的是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微凹孔4的形状还可以是没有在图3中画出的矩形或其它任意形状,只要该微凹孔4可与设置在所述外护套2内部的控砂结构件3和基管1相通、并且当流体从外部流向内部时能够使之改变方向及流速、同时破坏砂粒堆积的形成条件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纺纱筛管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使流体更加容易的穿过筛管;
(2)可以减少高速油气对筛管的冲蚀,以延长筛管的使用寿命;
(3)可以破环砂粒在筛管中堆积的条件,从而避免筛管堵塞现象的发生。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性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本实用新型中的微凹孔还可以进行种种修改。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设计宗旨的情况下,任何人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斯石油工具(天津)有限公司,未经诺斯石油工具(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5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