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的高温输气管道网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4963.6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95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罗纳德·德比;塞缪尔·拉扎拉;斯坦利·泽林格尔;威廉·丹皮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熙太阳能环保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300380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发电 装置 中的 高温 输气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的高温输气管道网。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石化燃料的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引起全球变暖,或由核电站事故引发的放射性废弃物所产生的放射能污染等问题变得深刻起来。人们对地球环境和能源的关心日益高涨。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取之不尽且清洁的能源太阳能在全世界已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大致可分为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其中,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主要由太阳能收集器、集热器、太阳能能量传输管道、储热器、蒸汽发生装置、发电装置和控制装置等部分构成。
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太阳能收集器用来收集太阳光,将能量传输给集热器,集热器加热空气后,将热空气经过传输管道进入储热器,储热器将能量储存起来,当需要发电时,将能量传输给蒸汽发生装置,蒸汽驱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控制装置可以控制不同装置进行不同动作,满足不同的需要。
由于现有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种类和方式有所不同,其太阳能能量传输管道也不尽相同,有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用很长的一至两根很长的能量传输管道传输能量,其一端接集热器的输出端,另一端直接与储热器相连,即可完成能量的传输。有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收集器和集热器较多,就需要数个集热器同时将数个太阳能收集器收集的热量经集热器加热空气后,将热空气经过传输管道进入储热器。这样,就使得储热器的接口过多,容易造成能量损失,不利于储热器热量的储存,同时,也使管道不能有序的布置,易造成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的管道大多由不锈钢或特种钢等单层管制成,其缺点在于由于钢的特性温度不能达到很高,容易造成能量损失,而且重量比较重,不便于安装和搬运,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管道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的高温输气管道网,其可以减少能量传输中的能量损耗,利用空气为传热介质,有助于热能的传递,降低了成本,而且管道网排布有序,提高了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及管道网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的高温输气管道网,包括管道,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主管道,该主管道与储热器管道相连通;在主管道两侧面与主管道垂直且间隔一定距离平行排列着数个分支管道,数个分支管道分别与主管道相连通;数个分支管道上间隔一定距离设有数个连接口,该连接口处与集热器管道连通,通过上述连接构成一整体高温输气管道网。
所述数个分支管道与主管道连通处在主管道两端采用三通接头,中间的各连接处采用四通接头。
所述主管道、分支管道、三通接头及四通接头的管道结构包括三层,内层为陶瓷管道层,在陶瓷管道层的外表面包覆着岩棉保温层,在岩棉保温层的外表面包覆着金属管道层,上述层与层之间紧密接触构成一整体输气管道。
所述陶瓷管道层中,陶瓷管道两端部设有向内渐缩及向外渐扩的倒角,向内渐缩与向外渐扩的倒角相互配合构成一整体陶瓷管道。
所述轴承支架分别设置在每个分支管道端口一侧,在每个分支管道一端的端口处连接一挡板,挡板的中部设置并连接一转轴,该转轴与安装在轴承支架上的轴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配合连接,轴承置于轴套内与轴套配合,轴套的外面设置一端盖,该端盖与轴套采用螺栓连接;轴套安装并连接在轴承支架上;分支管道的另一端与主管道陶瓷管道层三通接头或四通接头的接口处的陶瓷管道层中,设置一直径大于分支陶瓷管道层的直管,该陶瓷直管端部沿内圆与直管一体成型设置一圆环,与陶瓷直管端部连接处分支管道的陶瓷管道层端部沿外圆一体成型设置一外圆环,且该带有外圆环的分支陶瓷管道伸入陶瓷直管端部的内圆环内与陶瓷直管采用动配合的方式套合在一起;主管道的金属管道层及岩棉保温层与分支管道的金属管道层及岩棉保温层之间的接头处留有间隙。
所述数个分支管道的底部设有数个框架,框架上设置连接有数个滑轮,分支管道置于滑轮上,分支管道可以沿着滑轮转动。
所述框架为方形或U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管道密度小,重量轻,成本低,抗高温,而且由于采用变径设计,管道压力减小,有助于热能的传递;管道网排布有序,提高了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及管道网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向局部放大侧面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熙太阳能环保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彩熙太阳能环保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4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吸盘吹气球
- 下一篇:水轮发电机联轴组件及其联轴螺柱的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