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植物栽培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2945.4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57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万松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9/02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在吉 |
地址: | 133000吉林省延吉市建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植物 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栽培装置,由其涉及一种立式植物栽培柱。
背景技术
目前,植物栽培大多为平面栽培,在室外为天然地面栽培,在室内为容器栽培,因而有效的栽培面积较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与其所占平地面积相比能够有效地扩大栽培面积的立式植物栽培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具有固定内柱作用的底盘及其上设有的内柱,其中所述的内柱上设有上设移栽孔的外膜,外膜与内柱表面之间设有能够栽培植物的栽培基质,如腐植土,位于外膜内的内柱上至少设有一个隔板,每个隔板和内柱之间至少设有三个固定鞘,所述的外膜及位于其外侧的内柱上分别设有顶盖和堵塞。
所述的内柱为管状体且其上设有多个能够透水、透气的透气孔。
所述的外膜上设有拉链。
所述的顶盖上设有插花孔。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植物栽培柱具有如下优点:不仅与其所占的平地面积相比能够有效地扩大栽培面积,而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底盘,2、内柱,3、移栽孔,4、外膜,5、栽培基质,6、隔板,7、固定鞘,8、顶盖,9、堵塞,10、透气孔,11、拉链,12、插花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植物栽培柱包括底盘1及其上设有的内柱2,其中所述的内柱2上设有上设移栽孔3的外膜4,所述的外膜4上设有拉链11,外膜4与内柱2表面之间设有栽培基质5,位于外膜4内的内柱2上至少设有一个隔板6,每个隔板6和内柱2之间至少设有三个固定鞘7,所述外膜4及位于其外侧的内柱2上分别设有顶盖8和堵塞9,所述的内柱2为管状体且其上设有多个透气孔10,所述的顶盖8上设有插花孔12。
具体使用时,首先把外膜4的下端套在内柱2上,再把隔板6从打开了的拉链11口向内柱2套去,用固定鞘7固定好隔板6后,整理好外膜4,使内柱2的两端均露在外膜4外,然后向外膜4内装入栽培基质5,装好栽培基质5后把内柱2固定在底盘1上,再把成苗的植物移栽到移栽孔3内的栽培基质5上,最后在外膜4和内柱2上分别放好顶盖8和堵塞9,在顶盖8的插花孔12上插上具有装饰作用的装饰花类等物。栽培期间,需要浇水时,倒放整个柱子后,往内柱2的孔内浇水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松,未经李万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切送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冲压机床的废料排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