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两相厌氧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2732.1 | 申请日: | 200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1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林英姿;韩相奎;姜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英姿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1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两相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一体化两相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易引起二次污染。生物处理法是19世纪末出现的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城市污水和有机性工业废水的主要手段。生物处理法具有技术先进、处理能力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易于调控、经济可行、二次污染小等特点,所以备受关注和推崇,成为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法中的主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低能耗的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一体化装置,克服现有装置设备及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两相厌氧反应器由进水口、伞状布水帽、预反应区、水解酸化区、产气区、沉淀区、出水口、下行廊道、排气口、投碱口、高效生物填料和排空口组成。进水口位于反应器的下端,在反应器的内部进水口与伞状布水帽连接,伞状布水帽位于预反应区下部,预反应区与水解酸化区通过其间的下行廊道连接,水解酸化区与产气区同样通过其间的下行廊道连接,沉淀区位于产气区的后端,出水口位于沉淀区的上部。排气口位于产气区的上部。在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排空口。在水解酸化区至产气区的下行廊道设有投碱口。在水解酸化区和产气区内安装有高效生物填料。下行廊道采用同波设置,水解酸化区和产气区采用异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1.反应器能耗小。
2.反应器为同波下行廊道,异波上升反应区,加速过渡段水流速度,利于主反应区传质。
3.反应器设有自动增温及控温装置,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4.抗冲击能力强、启动时间短、运行稳定、易于管理。
5.反应器一体化的设计使得设备投资减少,节省工程占地。
6.反应器水解酸化区和产气区内均安装生物填料,增加了反应有效面积和生物量。
附图说明
附图是一体化两相厌氧反应器的构造图。
附图标记:1.进水口;2.伞状布水帽;3.预反应区;4.水解酸化区;5.产气区;6.沉淀区;7.出水口;8.下行廊道;9.排气口;10.投碱口;11.高效生物填料;12.排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有机废水首先由进水口1进入反应器,在预反应区3内进行浓度调节,同时对废水中的部分杂质进行沉淀去除。通过水解酸化区4前的下行廊道8进入水解酸化区4进行水解酸化,随后进入设有投碱口10的下降廊道8,与所投加的碱液充分溶和后进入产气区5,通过控制投碱量及温度完成废水的产气反应,最后进入沉淀区6,沉淀区6沉淀废水携带的污泥,最后通过出水口7排出反应器。反应器底部的沉淀的杂质和污泥通过排空口12排出,反应器内产生的气体由反应器上部的排气口9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英姿,未经林英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